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能启发人们热爱音乐的动机。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教学可以使孩子们了解国内外优秀的音乐作品。从而开拓视野,从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激发孩子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感。 一、音乐欣赏的重要性 音乐欣赏主要是指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使孩子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和德行。孔子已然认识到了音乐有感化人和陶冶人的重要作用。 音乐艺术欣赏具有以下教育作用: 1、“以情感人” 音乐作品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感情,通过塑造生动的艺术形象,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使欣赏者自觉自愿的受到教育。 2、“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音乐对人的教育,常常是使欣赏者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欣赏者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在国庆节来临之际,经常为孩子播放抗战时期的优秀音乐作品如《红星闪闪》、《义勇军进行曲》、《国歌》等。可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对幼儿园的孩子是非常适用的。音乐欣赏教学不仅可以让孩子得到精神的享受和愉悦,其中蕴含的知识和教育价值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思想行为和习惯。通过音乐欣赏,可以从音乐中受到教育和启迪。陶冶情操,从而更加健康愉快的成长。 二、音乐欣赏的状况 音乐欣赏教学虽然受到广泛的重视,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是因为: (一)对音乐欣赏没有正确的认识 由于受中国教育现状的影响,很多家长还是重视孩子的文化知识的学习而不重视孩子素质的教育。很多幼儿园为了扩大招生,迎合家长的口味,纷纷开展英语班、识字班等。也从没有认真的思考过音乐在孩子们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更没有认识到音乐欣赏课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模式单一 幼儿园教材中都有音乐欣赏,但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老师上起课来多数仍采用单一的传统式教学模式进行“满堂灌”。忽视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欣赏过程中师幼之间的互动,使得欣赏教学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欣赏课也就失去了意义。 (三)教具单一 传统的音乐欣赏。主要通过录音机播放音乐作品、教师讲授这两种方式进行的。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很多的弊端。 (1)为了让孩子更加了解作品,教师在讲解时需分段落讲解和欣赏,然而录音机播放音乐并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它无法快速准确的将音乐分开,想反复欣赏时,费时费力,破坏了课堂的连续性和结构的严谨性。即影响孩子的情绪,打断孩子思维,也破坏了课堂的氛围。
(2)我们都知道幼儿园孩子认识世界主要是感性认识,通过形象的感知使孩子们更容易和理解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以往的音乐欣赏缺乏直观形象的教具。只能口头向孩子讲述音乐作品的特点、所表达的感情等。在欣赏时,枯燥无趣,事倍功半,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