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讨过程中,需要弄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区别,不能把社会的追求目标当成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来混用;需要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区别,不能把未来共产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当成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从实践依据、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分析了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07—0009—03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到价值辨析的阶段,尤其是在中共中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以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就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提出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表述。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至今尚未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本人认为,在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存在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的混用,不能准确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位,所以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因此,在基础概念辨析清楚的基础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依据、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三个方面试图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是以人为本。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有区别,社会的追求目标不能混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蕴涵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一种美好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通常在学说、运动、制度和社会等内涵上广泛使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是在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上运用。一般说来,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运动和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像邓小平同志所说,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对于不同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来说,社会主义作为其成熟程度的质的规定性,集中表现在这个社会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内容上。总之,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区别在于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取代物,对立物,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基础上的一种更高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对未来社会美好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而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为主要标志的,具体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描述中。二者联系在于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质的规定性;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的物质载体和具体表现形式,离开社会主义社会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就失去了存在根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也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最根本、最核心的观点和看法,它贯穿在社会主义的学说、运动和形态之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驱动和内在要求,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而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具体阶段目标的最根本、最核心的观点和看法,它以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以特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这一实体为依托,集中表现在该社会制度和具体生产方式上。处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人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具体目标不同,其核心价值观也就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它是一个相对变化的概念。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中心,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处在不同阶段的具体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不同,采取更加符合人们实际需要的价值表现形式,化社会主义理想价值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同阶段的现实价值,从而便于指导社会的各项具体实践活动,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驱使和内在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目标和最终实现手段。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