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3-08-28 08:59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范佳 点击:
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因此,数学教学要遵循认识规律,有意识地不断激发和深化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在深度、灵活性、创造性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因此,数学教学要遵循认识规律,有意识地不断激发和深化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在深度、灵活性、创造性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一些肤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巧设悬念,激发思维

  “悬念”是一种欲知不得、欲罢不能的心理,根据课题需要,巧妙设置悬念,能使学生对所学对象产生疑而不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求知愿望,这种活化了的认知潜能,能激发出极大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感知学习对象,集中注意力、运用丰富想像力,思维处于能动和活跃的状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适时地创设悬念,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渴望不断探索真理的意向活动.这样进行教学必然能获得预想的成功.

  例如,讲授“轴对称”的内容时,上课开始时可首先挂图,如:一条公路同侧有两个村庄A、B,现在要在公路边建车站P,点P选择在何处时,它到村庄A、B的距离之和最小.这样引入课题,就能把学生的学习引入一个新的境界,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悬念状态进入活跃的有明确方向的探索状态,这样做无疑会激发学生的思维,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质疑问难,引导思维

  学则须疑,疑则引思,一切学问从来皆始于疑.疑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产生不满足感,它会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在企图找出解决问题答案的努力中,使他们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三、引导猜想,发展思维

  牛顿说过一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发现.”纵观数学发展史,很多有名的数学结论都是从猜想开始的,然后再设法证明的.如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等.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把“先猜想,后证明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方法,来发展学生的思维.”

  四、变式训练,激活思维

  在教学中,对例题、习题的形式(如条件和结论)进行有目的地不断变化,使学生始终感到新、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面性方面考虑问题.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