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制度语境下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的新视角(3)

时间:2013-08-26 17:51来源:未知 作者:童敏 点击:
显然,静态直接服务是西方特定福利制度国家福利下推崇的一种服务方式,它关注服务对象个人内心精神健康状况以及机构的分割化和标准化服务。虽然这样的静态直接服务能够提高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性,但是同时它也会出
  显然,静态直接服务是西方特定福利制度——国家福利下推崇的一种服务方式,它关注服务对象个人内心精神健康状况以及机构的分割化和标准化服务。虽然这样的静态直接服务能够提高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性,但是同时它也会出现与服务对象日常生活脱节、服务重复、服务效果不佳等现象。随着西方福利制度的转变,多元服务的框架和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也因此更强调挖掘和运用服务对象自身的能力和周围环境的资源,改善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关系。通过简要回顾西方社会工作服务方式的演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种服务方式是以特定的社会制度以及相关的服务要求为基础的。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政府在制度内大力推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展开的,必然受到多元福利服务理念的影响,注重服务对象自身能力的建设和周围环境资源的运用以及社会支持关系的改善。在这样的环境中运用静态直接服务的方法开拓社会工作,明显与制度的要求相违背,不仅很难将社会工作融入制度中,给社会管理体制带来新的发展契机,而且还会造成服务重复、资源浪费等现象,甚至与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相脱节,变成政府单方意愿的强加。
  总之,社会工作者目前在开展像农民工社会工作这样的服务时,需要把社会工作放在制度的处境中去考察。如果简单运用个案、小组和社区三大社会工作专业方法,针对服务对象及其问题开展直接服务,这样的静态服务方式与目前多元福利服务的理念以及对服务对象自身能力、周围环境资源和社会支持关系强调的服务原则相违背。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转变自己的观察视角,在互动关系中理解服务人群的需要,把社会工作视为建基于服务人群社会支持之上,并且带动社会支持关系改善的专业服务,运用一种动态关系服务的方式,将个案、小组和社区三大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到一种新的、以挖掘和运用服务人群的社会支持为核心的社会工作项目技术中,保证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像农民工社会工作这样的服务时,最充分地运用服务群体的资源,以取得最佳的服务效果;同时,在专业服务开拓过程中,社会工作也作为资源的提供和挖掘的过程确定自身的专业位置和发展方向。
  ①该企业农民工社会工作由李盼和余虹两位研究生负责,文中采用的资料也由她们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1]李丽.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SWOT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1(11):144—14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20111108].www.mca.gov.cn/article/zwgk/fvfg/shgz.
  [3]甄炳亮,王秀江.宽与窄: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人员关系探析[J].中国民政,2010(2):37—39.
  [4]顾江霞.农民工社会工作的政策框架探析——基于增权的视角[J].郑州轻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5—71.
  [5]邓莉莉.社会工作视角下农民工权益保护机制的模式建构[J].社会工作,2008(2):20—23.
  [6]鹿广静,寇浩宁.歧视与反歧视——社会工作视野中的农民工歧视问题[J].新西部,2007(7):78—80.
  [7]高华.借鉴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开展农民工引导性培训[J].职业技术教育,2008(28):66—69.
  [8]向鑫.社会工作介入广东农民工社区教育服务的内容与路径[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04—305.
  [9]糜薇.农民工流动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与社会工作的介入——对成都市郊农民工家庭调查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25):282—283.
  [10]张文霞,魏爱棠.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农民工社会支持系统的策略选择[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4):4—8.
  [11]罗艳萍,张小屏.构建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体系[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4):57—59.
  [12]王东.农民工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一个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77—79.
  [13]李瑞.农民工失权及充权对策解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13—16.
  [14]张云昊.增权:农民工“讨薪”案例的分析及其启示[J].青年研究,2005(9):11—16.
  [15]郝柱.农民工社会福利服务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35—36.
  [16]DUBOISB,MILEYKK.Socialwork:anempoweringprofession(4thedn.)[M].Boston:AllynandBacon,2002.
  [17]SPECHTH,COURTNEYME.Unfaithfulangels:Howsocialworkhasabandoneditsmission[M].NewYork:TheFreePress,1994.
  [18]SPENCHTH.Newdirectionsforsocialworkpractice[M].EnglewoodCliffs,NewJersey:PrenticeHall,Inc,1988:33.
  [19]SIMONBL.TheempowermenttraditioninAmericansocialwork:Ahistory[M].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94:75.
  [20]ABRAMOVITZM.Socialworkandsocialreform:Anarenaofstruggle[J].SocialWork,1998,43(6):512—526.
  [21]HALPERNR.Neighborhoodbasedservicesinlowincomeneighborhood:Abriefhistory[M]∥PADAMS,KNELSON.Reinventinghuamnservices:Communityandfamilycentredpractice.NewYork:AldinedeGruyter,1995:19-39.
  [22]ADAMSP,NELSONK.Thecontextofcommunityandfamilycentredpractice[M]∥PAdams,KNELSON.Reinventinghuamnservices:Communityandfamilycentredpractice.NewYork:AldinedeGruyter,1995:15-17.
  [23]SHERRME.SocialWorkwithVolunteers[M].Chicago,Illinois:LyceumBooks,Inc,2008.
  [24]KAGANSL,NEVILLPR.Intergratingservicesforchildrenandfamilies:Understandingthepasttoshapethefuture[M].NewYork:YaleUniversityPress,1993:26.
  [25]HOWED.Abriefintroductiontosocialworktheory[M].Basingstoke:PalgraveMacmillan,2009:86.
  [26]SALAMONL,ANHEIERH,LISTR.Globalcivilsociety:Dimensionsofthenonprofitsector(InauguralEdition)[M].Baltimore,MD:JohnsHopkinsCenterforCivilSocietyStudies,1999:62.
  [27]MACMILLANR,TOWNSENDA.A“newinstitutionalfix”?The“communityturn”andthechangingroleofthevoluntarysector[M]∥CMILLIGAN,DCONRADSON.Landscapesofvolunteerism:Newspacesofhealth,welfareandgovernance.UK,Bristol:ThePolicyPress,2006:15-32.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