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从教学管理角度谈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2)

时间:2013-08-26 13:41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尹国琳 点击:
二、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高等教育由只重视专业素质的人才培养,在新形势下将加强心理健康素质的人才培养提到重要地位,当前大学生作为承载社会、
  二、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高等教育由只重视专业素质的人才培养,在新形势下将加强心理健康素质的人才培养提到重要地位,当前大学生作为承载社会、家长、老师高期望的特殊群体,面临着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目前国内各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
  1、人际交往适应不良。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较大,独立生活能力较差,抗挫折能力差,大学环境与梦想上存在一定的落差,宿舍同学生活上存在差异,在人际交往方面常表现出冷漠孤僻、缺乏热情、不能与老师同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有的学生不参加或者很少参加社团活动、校内外的各种活动等等。长期处于被排斥、冷落的境地,缺少朋友,长此以往性格过于内向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甚至形成人格障碍。
  2、情感困惑。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对人的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大学生已步入成年期,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能回避的。现代大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开放,大学生的情感丰富强烈,处于动荡和复杂时期,很多大学生由于对性发展缺乏认识,对异性的神秘感等,导致他们在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也承受着各种恋爱问题的困扰,如单相思、失恋等。
  3、学习缺乏动力。由中学到大学,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难度与中学相比性存在很大差异,一些学生没有了往昔的优势,学习压力增大容易产生焦虑感。自制力差的学生迷恋于网络虚拟世界,自我封闭,逐渐导致厌学影响自我认知、心理情感的定位。
  4、自我认知能力偏差。大学生处于一生中心理发展变化最为激烈的青年期,于其他群体相比,他们心理上的脆弱性更明显。很多大学生好高务远,给自己确定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一旦不能实现即陷入困境,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思维具有片面性、缺乏深刻性,无法良好的自我认同,心理素质不完备、成熟度低。还有诸多现象如脏衣服打包回家让妈妈洗、稍遇挫折就寻死觅活等等,反映出现在的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膨胀阶段,他们过多注重于自己的感受,如果没有专业的指导,可能形成严重的认知能力偏见。
  5、就业心理压力。随着高等教育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市场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就业心理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思想上产生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焦虑感、自卑感等心理问题随之而生。
  三、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针对新时期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作为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状态,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要知道学生积极适应,主动发展,培养勇于创造的精神,要在德智体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同时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培养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注意稳定性与内在性的渐进统一,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展开,而不只是针对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新时期大学生素质健康教育,结合工作的实践,就如何开展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作出以下几点思考。
  1、创设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绿色校园
  “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是指以人、德为校园文化的主流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树立良好的校风优化学生的心理。创建绿色校园活动,从根本上把人与自然的和谐教育作为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基础,突出道德、责任、人格的完美统一,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拔尖人才,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建设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在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要有始有终,高校教师以科学的世界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教育引导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学生,因此确保高素质的具有心理学素养的教师从事这项工作,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奠定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3、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