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新合作模式,提高“双师型”教学团队合作效率 “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合作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充分考虑到课程特点,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才能使团队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过去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借鉴工厂的“师傅”带“徒弟”模式,实行老带新。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最初也是开展了这种师徒结对的活动,要求每个获得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都要与一至两个不足三年教龄的年轻教师结成对子,进行“传、帮、带”,以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的迅速丰富和专业技术或能力的提高。这对提高教学团队合作的效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随着“双师型”教学团队合作的不断深入,在全体团队成员的努力下,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先后引进和创造出“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和“项目导入的课程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解决不同师资水平造成的不同班级教学效果不同的问题,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提出了“教师团队合作实施课程教学”的模式,其措施主要是针对课程特点,组建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设置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将几个班级学生合成一个大班,由主讲教师进行大班授课;主讲教师需要围绕课程目标,编写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讲课,还要围绕项目和案例设计作业。辅导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听课,然后每人负责一个原来的班级,负责对一个班的学生进行实训辅导。比如机械专业课程教学,就是采用了项目课程教学法,运用“教师团队合作实施课程教学”模式,主讲教师围绕机械原理讲授大课后,辅导教师就以小班形式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进行现场教学,教学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提升。 四、健全合作机制,保障“双师型”教学团队合作持续发展 首先,要制订完善的合作制度,保证教学团队合作的有序发展。现阶段的中职学校,务必完善和落实与学校合作制度配套的教师团队合作机制,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立了一系列的团队教学合作机制,如平等协商的民主机制、任人唯贤的科学用人机制、团结和谐的竞争机制和团队活动的监督机制等。相关组织结构更健全,对团队的引导和管理更有效,保障了教学团队合作权利和管理参与权利有章可循,从而促进教学合作的有序发展。 其次,要落实教学团队合作的评价机制,激励教学团队合作持续发展。教学评价机制是影响教师合作行为取向的重要动力机制。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为此制定出台了体现民主的教学考核制度,在实践中优化了各项教学考核指标,对一些考核细则进行了动态实时的改进和完善,将对“双师型”教师个体的考核与团队考核结合起来,将合作过程和合作结果结合起来,运用多元合作教学评价机制,为“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合作提供重要保障和外部支持,有效激励了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也保障和激励了教学团队自身合作的有序、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翟斌,汤晓伟.示范院校建设中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若干思考.辽宁教育研究,2008(12) [2]傅晓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理性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9(8):23~25 [3]李蜀湘.项目课程模式下高职教学团队的构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3):114~115 [4]高俊强,陈红.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2):21~24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