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源 内蒙古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均来自内蒙古东、中、西各个地区,水平参差不齐。其次,大部分高中学校,英语课程注重读写、语法及考试能力,在口语表达及听力方面很少给予重视,学生只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方法去练习英语的发音,而不重视正确的发音方法,语音面貌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最后,受汉语或当地方言的影响,语言特点各异,汉语在英语的发音中发挥了正负两种作用,而副作用影响较大,产生了所谓的“东北英语”或“西部英语”。 2.普通话对英语发音的影响 在学习一种新的语言系统时,母语的影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许多认知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对此做过调查与研究。有一种观点认为,母语与所学第二语言差别越大,学习困难越明显。母语的音系影响不仅表现在音素的辨别上,同时也表现在超音段音位(即重音、音长、节奏、音调、语调等)各个方面,而这种影响则表现为母语对第二语言的负迁移。也就是说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学习起到了干扰和抑制的作用。而本地区普通话或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表现较为明显。通过对英语与普通话中发音的异同对比,了解学生在语音学习时的问题,即普通话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更加有效、快捷的学习。 (1)英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包括20个元音和28个辅音;汉语属汉藏语系,包括39个韵母(元音音素)和22个声母(辅音音素)。 (2)普通话与英语中元音的异同 英语中元音分单元音(12个)和双元音(8个)。其中英语和汉语中的一部分元音发音比较相近,因此对于普通话较好的人来说,相应的英语发音也较好,普通话对英语语音起到了正迁移作用。 问题一:/ i:/ 与/ i/(注:类似问题还存在于/e/与/?覸/,/u:/与/u/,/?蘅:/与/?蘅/, /?藜:/与/?藜/)拼音中有两个舌尖元音韵母,即舌尖前和舌尖后,但是都用一个i来表示;英语中有1号音/ i:/和2号音/ i/两个对比音。受汉语影响,大部分学生仅仅看作是音的长短之分,事实上,还有舌位高低不同,张口度不同以及脸部肌肉的变化不同。内蒙古各个地区均有此问题出现。如:sheep /?蘩i: p/与ship /?蘩ip/: 基本所有学生仅仅读出音的长短,无其他区别。 问题二:/ ?覸/与/ ai/ 拼音中无/ ?覸/,有/ ai/;/ ?覸/开口度较大,若/ ai/ 发音不到位,没有动程,开口度小,容易产生混读。如东部地区,尤其通辽市,兴安盟的学生较为明显。如:bag/ b?覸g/中的/ ?覸/ 误读为“爱”,即/ ai/,/b爱g/。 问题三:/ ?蘅i/ 汉语拼音中无此音;此音为合口双元音,由/?蘅/与/ i/组合而成。由第一个音滑向第二个音,第一个长而响亮,第二个短而含糊。而大部分学生将其误读为/?蘅ai/,此音为三元音。内蒙古各个地区学生均有此问题。如:boy应读/ b?蘅i/,被误读为/ b?蘅ai/。 问题四:/ i?藜/拼音中有ie,与例词音较相近;此音为集中双元音,发音特点与合口双元音相同。而大部分学生将其误读为/ ji?藜/。内蒙古各个地区学生均有此问题。如:ear应读/ i?藜/,被误读为/ ji?藜 / 即year。 (3)普通话与英语中辅音的异同 英语中的辅音按照声带的震动与否分为清辅音(11个)和浊辅音(17个),多数是清浊成对;若按发音器官某一受阻部位来划分,则分为爆破音(6个),摩擦音(10个),破擦音(6个),鼻音(3个),半元音(2个)及舌侧音(1个)六大类。在汉语的普通话中,根据发音方法,可分为塞音(6个),鼻音(2个),擦音(6个),边音(1个),塞擦音(6个)及一个零声母。均有正负迁移的影响。现先将英汉辅音之间的区别总结如下: 问题一:/s/ 与/?蘩/ (注:类似问题还存在于/dz/与/?諨/,/ts/与/t?蘩/) 普通话中均有与例词音较相近的发音,舌尖前音s与舌尖后音即翘舌音sh;不同于汉语中的发音/s/发音时,舌端接近上齿龈而不是上齿背;/?蘩/发音时,舌身要平伸略往后,舌端不能卷曲,不同于汉语中的舌尖上翘。由于这组例词在两种语言中听觉上来讲发音较相近,大部分学生只是简单的将汉语的发音方法位移到英语中,产生负迁移。从普通话的角度讲,若存在s与sh不分的问题,那么,此情况会顺延到英语中。因此,基本上有这类问题的地区有东部区的通辽市、兴安盟、西部区的乌兰察布市、呼市、包头市的方言区以及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的部分地区。如:fish应读/fi?蘩/,被误读为/fis/。 问题二:/θ/与/?奁/普通话中无此对比音;这组音,发音时,舌端靠近上齿背或舌尖夹于上下齿之间,发生摩擦。由于汉语中无此组对比音,几乎所有学生将/θ/误读为/s/,/?奁/误读为/z/,内蒙古各个地区学生均有这种情况。如:thank应读/θ?覸?誽k/,被误读为/s?覸?誽k/;mother应读/`m∧?奁?藜/, 被误读为/`m∧z?藜/或/`m∧d?藜/。 问题三:/w/ 与/v/普通话中无/v/音,只有一个/w/;英语中既有/v/又有/w/。/v/发音时,上齿接近下唇,气流从唇齿间摩擦而出;/w/发音时,双唇略收圆并突出,气流经双唇间流出。受汉语影响,产生混读,基本上把所有的/v/音读成/w/音。内蒙古各个地区学生均有这种情况。如:very:/‵veri/误读为/‵weri/ ; vine: /vain/误读为/wain/。 问题四:/n/与/?誽/ 普通话中均有与例词音较相近的发音,即前鼻韵母en及后鼻韵母eng;这组音属于鼻辅音,与汉语中发音较相近。发音时,舌端抵上齿龈,形成阻碍,气流从鼻腔而出;发音时,舌端离开下齿并下垂,舌后抬高,形成阻碍,气流从鼻腔而出。但内蒙古各个地区均有这种情况。几乎整个内蒙古地区,/n/与/?誽/混读。如:thin 与thing都读/θin/,而后者应读/θi?誽/。 问题五:/r/ 普通话中均有与例词音较相近的发音,即舌尖后音r。舌尖上翘接近硬腭;英语中此音为摩擦音,发音时,舌端抬高,接近上齿龈后背部,舌身后缩,形成摩擦。通常,受汉语影响,舌尖不到位。存在此问题的基本上是内蒙古西部区的方言区。如:red应读/ r e d/,被误读为“如/e d/”。 问题六:/?廾/普通话中无此对比音;此音为摩擦音,发音时,舌身要平伸略往后,舌端不能卷曲,舌端在上齿龈后部,双唇分开,略成喇叭形,声带振动。通常,学生发此音时,舌位不到位。内蒙古各个地区均有这种情况。如:usually应读/ ` j u: ?廾?藜li/,被误读为/ ` j u: r?藜 l i/。 问题七:/l/ 普通话中均有与例词音较相近的发音,即舌尖中音l,舌尖抵上齿龈,声带振动;此音为舌侧音,发音时,舌尖抵上齿龈,气流经由舌身两侧而出。但是,受到前后音素的影响而发生音的变化,形成两个变体:清晰/l/(clear/l/)和含糊/l/(girl /l/)。含糊/l/发音时,舌前抬高紧抵上齿龈,唇形略收圆,舌中部凹下,声音含糊。通常,含糊/l/是学生的问题所在。内蒙古各个地区均有这种情况。如:little应读/ l i t l /, 被误读为/ l i t ?藜u/。 四、针对英语语音教学改革的建议 普通话与英语在发音特征与规律、音位数量、音调等方面都存在异同,差异性大于相似性,且在相似性较强的方面,正迁移作用较为明显,但若使用不当,负迁移也会唱主角;二者在差异表现明显的方面,负迁移会占上风。在正负迁移的相互作用下。学生的语音面貌受到了干扰,因此,要尽量克服这种干扰,除了系统、理论的学习外,还要方法得当。 1.模仿与语音教学手段革新并进 传统的语音教学中采用“听—模仿—练习”这三个步骤。这种方法虽有时枯燥无味,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每个音素、单词及句子的模仿练习,体会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到及时纠正,一点一滴地使学生融入到英语语音的学习中。但是,单纯的模仿练习也有其弊端。如班额数大的情况下,老师不可能把每一个学生照顾到,因此就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模仿练习,但是,人的惰性总会占上风;或是在课上教学效果较好,课下不重视,忽视将语音的练习融入到其他学科中,经过一周的间隔,学习效果减半。因此,要模仿练习与教学手段革新并进。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即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效地组织以学生为主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两种教学方法并进,寓教于乐。例如,除了课堂上传统的练习之外,还要有现代多媒体教学的辅助。通过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辅助语音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发音方法、发音规则及语音语调等,模仿发音,还可以录下自己的发音与原声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了解自己的发音特点,同时也找出自己的发音弱点,从而有目的性的进行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