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万事万物以及人类都分摊了楚门类似的命运,他们看似自由而无不生活在摆置之中,他们看似能决定一切而又早已被订造。作为整个体系的主宰,既不是象征着上帝的克里斯托弗,也不是代表着人类的观众,而现代技术的本质——座架。它向山脉聚集着群山,性情聚集着情感,它聚集着促逼的要求,“使人以订造方式把现实当作持存物来解蔽”,而这种解蔽又成为一种强制的厄运,驱散着其他可能。
3拯救:每个人都是可能
面对现代技术的摆置,人类似乎没有得到拯救的可能,但是影片导演给出了自己救赎道路,即另外的解蔽方式——爱情。
楚门的悲剧在于他的一生都受到控制,他是这个世界上受到现代技术摆置的最大集成者。克里斯托弗可以通过亲人的逝世而让他放弃环游世界的梦想,可以通过大众的语言来改变他的思维方式,楚门就好像巴普洛夫试验中的小白鼠,接受着上帝的控制。但直到他说出“你无法在我脑内装摄影机”时,他已经开始走出了现代技术的摆置,学会了真正的选择,真正的解蔽,而这种方式可以是爱的拯救,也可以是“向死而生”。
楚门在狂风中向上帝发问、在绝望中挂起孤帆、在天尽头寻找出路,楚门的救赎道路就像圣经中的约伯,在历经苦难后终于寻得人生的真谛以及救赎。而救赎的通道并不是必然,而是象征漆黑一片(门)的可能。人的解蔽并不是什么必然结果,而是代表着诸多可能的多样性。可以是爱情、信仰,亦可以是友情、亲情。总之,楚门的选择就好像是“林中空地”,带给整个森林以“澄明”,照亮了人生的森林,也让整个森林的漆黑得以显现。人生好比如此,人与技术的关系亦然如此,“座架”并不是人的唯一出路,代表着多样性的解蔽才是人类“诗意的栖息地”。
诚如影片所说“外面的世界,跟我给你的一样虚假”,这句话不仅仅是对楚门的劝告,更是对整个现代人的一种警示。整个影片就好像“缸中之脑”的现代语言,每一个人都是楚门,在面对现代技术的摆置同时,我们的思维只有促逼着解蔽。当我们反身自省之时,是否能用“思”的方式去倾听语言之诗,获得新的道路,从而回到诗意的栖息地。
参考文献
[1]吴国盛.技术哲学讲演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