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沉沦:每个人都是楚门
楚门(trueman),即为真实的人。影片中楚门的任何生活细节都暴露于世人面前,他没有隐私,没有尊严,甚至没有选择,他只是一个供大众消费的真实“演员”。楚门的生活看似精彩,但却步步为牢;他的人生看似丰富,但却是命中注定,毫无选择。对于这样的人生,楚门所能做的只是在被当做“提线木偶”后的本真反应。他没有选择,世人也不允许他选择。
克里斯托弗(Christof),解读为“offChrist”,即为反基督之意。作为楚门秀的导演,他的存在犹如上帝一般。一方面,他通过对桃源岛的操控,控制着楚门的人生;另一方面,他通过天才剧情的安排,把握着所有观众的情绪。但作为影片中的隐喻和反讽,他同样是一个受到现代传媒技术以及大众消费控制的“牺牲者”。看似无所不能的上帝,也只能听凭传媒系统的摆置,他的出现,是尼采“上帝已死”的最好佐证。
观众,作为影片中最深层次的隐喻,他们一方面表现出超脱世外的自由,但另一方面却表现出无处不在沉沦和压抑。影片中“楚门”的命运始于他的早产,殊不知整个人类都是早产儿,观众和楚门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当观众在满足窥视欲的同时,内心的侥幸被深深刺痛,正是在这样一种双重刺激之下,观众和楚门成为同一命运的分摊者,不分彼此。
影片中楚门就像迷宫中的小白鼠,听凭上帝的摆弄;作为楚门秀的导演则看似无所不能,实则处处受到现代技术的摆置,他的眼中只有技术与命运的博弈;而作为电视的观众,他们则是最大的沉沦者。他们既失去了独立性和自由,又取消了所应承担的责任,成为一切扁平大众的缩影。其实,整个电影中除了施维雅象征的救赎以外,所有人都是非自由的,即每个人都是楚门。所有人都生活在现代技术的控制之下,每个人都受到现代技术的摆置,通过订造,成为持存物。
2座架:每个人都被订造
海德格尔认为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而现代技术则是一种促逼着的解蔽。它是一种施以对象以过分的要求,向之索取的方式。而作为现代技术的本质——座架,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使万事万物以及人类都成为受促逼的对象而被摆置,成为持存物,从而失去了本身解蔽的多种可能。
影片中楚门无疑是受到促逼的最佳体现。楚门的一生都受到摆布,他的一切都已被订造。他的家人、好友、邻里甚至妻子无一不是受到摆置而出现在他面前的订造物,他们的出现只为促逼着楚门产生人类最本真的反应以供大众消费。这时的楚门已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而是一个被当做释放情感和意志的持存物,以供世人消遣。
作为上帝存在的克里斯托弗,看似掌控着楚门以及世人,但他实则是现代技术的最大牺牲品。在他眼中,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操纵命运的手段,情爱被认为是博得世人眼球的工具,而二十余载之后的父子相认在他眼中也只剩下特写、蒙太奇、音效以及广角。即使在他挽留楚门的时候流露出慈父般的情感,但那种思维仍然荒诞而冷漠的。
观众作为最大的沉沦者,他们分有恶而不自知,可以选择而又沉默不语,他们既是现代技术体系最大的收益者,也是这个体系最不幸的遭遇者。他们处处受到现代技术的摆布而浑然不觉,企图通过他人的生命历程获得自己内心情感的宣泄和释放,这种“常人”式的思维既体现于人生的迷茫,又体现于技术统治之下的麻木。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