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论余华小说中的“看”与“被看”模式

时间:2013-08-22 14:46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张宁 点击:
:“看”与“被看”模式自从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引用之后,在文学史上便被不同的作家不断采用,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分别在他的三部长篇小说中对该模式进行了继承和消解。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因为看到国人充当麻木的看客而弃医从文,他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1}鲁迅把这一模式贯穿到了之后的文学创作中。他曾在《狂人日记》《药》《风波》《阿Q正传》等小说中描写过群众围观的场面,勾勒出“看客”的各种可悲的形象。
  从“五四”文学对示众的戏剧结构的解构,到解放区文学对示众权力结构的颠覆,再到新时期文学对示众价值结构的重建,中国现当代作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示众的“政治—文化”内涵,解构了示众中“看—被看”的暴力结构。{2}作为新时期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他以“零度写作”、“暴力血腥”以及“苦难叙事”等著称,但是余华小说中还存在着那样一群人:他们是旁观者,面对血腥和暴力,他们无动于衷;他们是悲剧的目睹者,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他们又是闹剧的推动者,他人的苦难对他们来说更多像在“表演”;他们是荒诞剧的参与者,大众的合力推动着事情朝着不可思议的方向发展。余华以自己的方式,对“看”与“被看”模式进行了自己的个性化书写。
  一、《一九八六年》“看”与“被看”
  余华早期作品中充满着血腥与暴力,有评论者认为,他的血管里流着的不是血液,一定是冰碴子。{3}他的作品让人看到了人性恶的一面,这忽视了观看“腥风血雨”的人,《一九八六年》正是这样一部作品,“看”与“被看”在这部小说中同样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疯子在街道上自残,向人们展示着劓、■、宫等残酷的刑罚,近似于表演,围在他周围的看客,仿佛在看杂耍,他们看着自己的同类一刀一刀割着自己,却无动于衷。疯子的女儿是最“忠诚”的看客,她在玻璃窗前,冷静地看着街道上的行人由厚厚的一圈变为椭圆,她最终看到了一团坐着的鲜血;作为间接的看客,她居高临下地看到了自己父亲自残的全过程。作者如此安排,具有很强的讽刺性。
  该小说存在着双重“看”与“被看”:1.众人看疯子;2.女孩看众人。因此,众人既是看客又是被看者,而女孩则是纯粹的看客。其实,这也暗示出也许不仅仅女孩一个人站在窗前观看,也许还有更多的人也站在窗前,或者更远处观看,看客又增加了很多;“看”与“被看”之间没有互动,只有冰冷的表演,目光是单向流动的,直指疯子。与以往“看”与“被看”模式不同的是,余华在这里又加了“另外一群看客”。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