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生命教育”视角下的“生命”解读

时间:2013-08-22 14:13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任智霞 点击: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的教育,而教育主要以“人”为主体,所以对人的“生命”的理解和阐释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在生命教育的视角下,从生命的内涵、层次和特征三个方面对生命进行了全面的理解和解读,探索生命教育的丰富内容和多维视角,以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的教育,所以对“生命”的理解和阐释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开展生命教育,首先需要认真地研究和理解“生命”这一概念,才能把其运用到生命教育的实践中。
  1生命的内涵
  生命教育的立论基础是对生命的阐释。生命是什么?这是一切生命研究和生命教育都要面对的原命题,不同学科对生命都提出了各自的界说。
  从生理学的角度讲[1],生命必须具备心脏跳动、会呼吸、大脑仍然有活动等条件。从医学的角度讲[2],生命是活着的状态,具有新陈代谢、生长、繁殖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动植物器官能完成其所有或部分功能的状态。从生命哲学的角度讲[3],生命是世界的绝对的、无限的本原,它跟物质和意识不同,是积极地、多样地、永恒地运动着的,生命不能借助于感觉或逻辑思维来认识,只能靠直觉或体验来把握。从宗教信仰的角度讲[4],基督教的“血”代表生命,活物的血就是他的生命;佛家认为生命是永无止境的,世世代代轮回不尽,死亡只是一个轮回的结束和另一个轮回的开始。从生物学的角度讲[5],生命是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特有的现象。从广义上讲[6],生命是指一切具有新陈代谢力、繁殖力、生长力的动植物和无机物(来自《韦伯百科全书》)。从狭义上看,生命就专指人的生命。
  总之,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对生命的定义达成共识。可以说,有多少门学科,就有多少种生命的定义,有多少人研究生命,就有多少种生命的定义。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本应该对生命有着更精确的理解和界定,但与此相反,在分子生物学革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生物学家还是哲学家几乎都避而不谈。在生物学家看来,这个问题太“哲学”,因而认为它是一个哲学问题,不是一个科学问题;在哲学家看来,这个问题太“科学”,因而认为它是一个科学问题,不是一个哲学问题。因此,对于生命的本质,特别是人所独有的生命特质,并没有给出深刻的描述。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需要从教育的角度来理解生命。从教育的角度讲,生命主要指人的生命,因为教育领域所谈到的生命,无论是教师的生命还是学生的生命,都是人的生命。人是一种有意识的动物,正是人的这种意识,使人的生命与动物的生命区别开来。本文认为,在生命教育的视角下,生命主要是人的生命,它是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的统一体。
  2生命的层次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