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以《夜宴》为例解读电影配乐的音画互解(3)

时间:2013-08-22 11:16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郝爽 点击:
这是一种自足的完整歌曲,即有旋律有唱词,但在影片中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位置出现,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意义。第一主题《越人歌》在影片中以完整形态出现了三次,分别是影片开始作为画外音的片头曲《越人歌》,影片
  这是一种自足的完整歌曲,即有旋律有唱词,但在影片中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位置出现,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意义。第一主题《越人歌》在影片中以完整形态出现了三次,分别是影片开始作为画外音的片头曲《越人歌》,影片中厉帝与太子无鸾斗争片段中作为配乐的钢琴独奏《越人歌》,影片中青女在夜宴中为缅怀太子而演唱的歌曲《越人歌》。
  在影片的开头,寂寞的森林被风吹得狂舞乱吟,这种沉默、恐慌、荒凉和寂寞的情境下,太子无鸾逃脱吴越,忍着丧亲之痛、失恋之苦,使他总是专注于歌舞音韵之中。画面中一组蒙面人在各自的阁楼上摆出不同的再行,毫无表情的面具和情感充沛的身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应到音乐中,第一主题《越人歌》的旋律第一次完整的出现,腾格尔以其独特的苍凉的嗓音完美地诠释了英雄的寥落之感,这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孤独、怨恨、沮丧、庄严和无奈。
  第一主题的第二次出现是厉帝派遣专人与太子无鸾激烈格斗的画面,这一次则用的是清朗的钢琴独奏,而独奏的旋律正是《越人歌》。与片头曲的画外音形式不同,这次第一主题的出现奉行的是上文所述的“声画对位”原则,激烈的厮杀、血腥的残酷与清朗嘹亮的钢琴声相配合,正说明了宫斗时的冷漠与残酷。
  最后一次出现是青女为缅怀太子而演唱,喝下毒酒的青女忍着剧痛在古筝的伴奏之下演唱了《越人歌》,这一次,歌词是那么的让观众刻骨铭心,周迅略带沙哑的嗓音吟唱着“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曲终人散,留给观众的是青女为爱而守护的等待和失落。
  (二)第二主题《我用所有报答爱》(片尾曲)
  第二主题也与第一主题《越人歌》一样,是一个完整自足的整体。它在影片中也几次出现,都有不同的含义。笔者将这几次出现分别命名为“配乐第二主题”“片尾曲画外音第二主题”“生死竹林”和“酷刑”。
  第一次出现在婉后与无鸾相见并述说父王去世的真相,旋律由大提琴为主的弦乐担当,随着无鸾推开婉后,旋律戛然而止。整段乐曲如泣如诉,而乐段的结束则惊醒了婉后,要通过自己的力量一手遮天,她不再保护太子,而是梦想成为女王。
  第二主题在片尾曲时作为画外音出现,随着婉后被射死,第二主题缓缓响起。以一个“呜”开头,随后加入钢琴独奏,之后乐队合奏响起,声音像从四处汇合而来一样,就像王宫中的阵阵杀气。张靓颖用优美的嗓音和深情款款的演唱,叙说了权利欲望的终结和宫斗的无奈。
  “生死竹林”也是出现在“羽林卫”和太子无鸾的打斗场面中。这一段是纯乐器配乐的第二主题,利用大鼓和小鼓的打击,构成稀疏紧密相结合的有力节奏,鼓点就如刀锋,展现了激烈厮杀的场面。
  “酷刑”也是一段纯乐器配乐的第二主题,全乐段都在低音区完成,声音呜鸣沙哑,旋律异常模糊,营造出不祥的意境。
  五、结语
  电影配乐作为功能性音乐的作用在影片《夜宴》中统统被打破,影片中的音乐不仅作为故事的说明,还成为故事的另一种叙述,很好的丰富了影片的风格,成为华语电影配乐中的佼佼者。
  [参考文献]
  [1]彭忠.情真意切感动人心——评电影《为什么生我》的音乐[J].音乐世界,1985(03).
  [2]孙永健.电影《歌剧魅影》中音乐元素与画面的相互作用[J].文教资料,2008(22).
  [3]王欣.影片《无极》“电影音乐”带给我们的艺术诠释[J].江苏社会科学,2009(S1).
  [4]朱嘉琪.长歌如何改短?——对儿歌《小小枕头是支船》的几点修改说明[J].音乐世界,1983(06).
  [5]沈忱.歌曲创作中音乐主题的发展手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01).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