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巴黎圣母院》电影美学之特色

时间:2013-08-22 11:14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张仁香 点击:
法国导演让·德拉努阿导演的电影《巴黎圣母院》,改编自19世纪法国作家雨果的同名长篇小说。它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以不同于文学语言的形式即电影语汇——画面直观地阐释了小说表达的爱、美、正义、自由以及崇高的主题。它尤其将作家雨果的浪漫主义诗学宣言
  电影《巴黎圣母院》是根据19世纪法国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改编的。雨果的这部小说被誉为浪漫主义代表作。电影改编基本尊重了原著。小说对女主人公艾丝美拉达舞蹈有一段富于“韵味”的描写,“……她两只结实的圆胳膊把一面巴斯克小鼓举在她那小巧玲珑的头顶,她伴随着鼓声这样跳舞着,窈窕、纤细,活泼得像一只黄蜂,她那毫无皱褶的金色小背心,她转动时鼓胀起来的带小斑点的裙衣,她那偶尔从裙里露出来的一双漂亮的腿,她乌黑的头发,她亮晶晶的眼睛,真的,她真是一位神奇的妙人儿。”[1]在电影中转化成直观的视觉形象。影片有长达近5分钟的女主角身穿红裙的独舞,与圣母院围观的土灰布衣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那红色的衣裙意味着热情与奔放,个性的阳光与开朗,对生活充满着爱以及对美的极度渴望。编导者的意图十分明显,运用电影独特语汇“画面”,通过形体、色彩、音乐、背景等衬托出艾丝美拉达这一性感窈窕的形体之美(以此抗拒宗教对肉体的蔑视)。影片刻画了一个善良有同情心,恪守贞洁,真诚而单纯无知的寓真、善、美于一体的,既现实又理想化的女性形象。由于她的“诱惑”,唤醒了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那被知识禁锢了的“欲望”。邪恶最终占据了他的灵魂。他暗中刺杀了与艾丝美拉达约会的法比队长。宗教法庭荒唐定罪于少女,并将她送上了绞架。她的死是整个剧情悲剧高潮。尽管真善美的理想被现实强大势力所摧毁,这理想之光已照亮人们的心灵,使之清晰地认识到现实的残酷与冷漠。剧情围绕着艾丝美拉达的几位男性形象的刻画,使作家的美学比照原则得以充分显现。
  《〈克伦威尔〉序言》被视为雨果浪漫主义创作的宣言。《克伦威尔》是一部戏剧,其《序言》是作者为该剧写的序。作家首次向世人宣告,文艺作品创作的美学原则,要突破传统古典主义的单一性,或仅仅描写美的,正面的,悲剧的,崇高的东西。雨果指出,近代古典文艺形成的典型美“在开始的时候是光彩夺目的,但就像一切已经秩序化的事物所常有的情形一样,到后来就变成虚伪、浅薄、陈腐了”[2]127。雨果将它归之于近代宗教(基督教)精神的二元对立:尘世与天国、灵与肉的对立。他认为,这与古代神话中的人性与神性的兼容正相反。因此,雨果预言:一种新的宗教在萌生,它是“神圣的因而也是人道的,……官能背后,还有灵魂,生命背后,还有永恒……”[2]128在这种新的宗教观念下,一种新的诗学在萌生。这种诗学对自然的考察不是以二元对立的眼光,它不会对古典主义所谓典型美无关的一切从艺术中抛弃掉。它会在读者面前展示自然的真实:“她会感到万物之中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她会发觉,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它将开始像自然一样动作,在自己的作品里,把阴影掺入光明,把滑稽丑怪结合崇高优美而又不使它们相混,换而言之,就是把肉体赋予灵魂、把兽性赋予灵智;因为宗教的出发点也总是诗的出发点。两者相互关联。”[2]130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