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中悲喜互衬的作用还体现在人物间的衬托对比及情感细腻表达上。比如,卡西莫多因劫持少女受到鞭刑,烈日下口渴难耐,与周围人的嘲笑、讥讽甚至戏谑、挑逗等滑稽丑怪相比,出现在卡西莫多面前的艾丝美拉达如同圣母一样,抚慰了他那受伤的孤独的灵魂,唤起了他的人性深处的良知和对美的期盼。电影在此处有一个特写镜头,以仰视的视角将艾丝美拉达身躯衬托得无比高大,堪比神圣的圣母。电影中还有一组镜头,就是当卡西莫多将艾丝美拉达劫持到圣母院避难后,在整个灰暗背景中,艾丝美拉达仍在思念着宫廷侍卫队长法比。卡西莫多为了让少女开心,用一个绳索做牵引,整个身躯在圣母院半空中荡来荡去,寻觅那不起眼的小花儿,送给艾丝美拉达。这个场景悲喜交集,悲中有喜,带给观众少有的温馨感觉与爱的暖意。卡西莫多对艾丝美拉达的爱,通过这些细微的举动,起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为剧情的结尾两人同葬一穴的壮举做了很好的铺垫。
总之,电影《巴黎圣母院》很好地诠释了法国作家雨果在《〈克伦威尔〉序》中表明的审美原则,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不愧为世界电影史中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法]雨果.巴黎圣母院[M].陈敬容,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67.
[2]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3]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范畴史(第三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149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