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关腹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LC组手术时间、术中放置Trocar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CLC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手术中转率、并发症、复发率及满意率对比
SILC组中转率低于CLC组(P<0.05),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两组随访6~12个月,SILC组复发率低于CLC组(P<0.05),而SILC组满意率高于CLC组(P<0.05),见表2。
3讨论
胆囊息肉、胆囊结石是普外科最长久的多发性疾病,其治疗方案越来越多样化及成熟化[5]。传统开腹手术由于术中出血量大,患者术后疼痛感明显,因此近年逐渐被创伤性更小的腹腔镜手术取代[6]。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最常用的方法及金标准。随访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及各种医疗器械的研发,近年各单位相继开展创伤性更小及美容效果更理想的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LC),并获得较理想的效果[7]。脐部是腹腔镜入路的关键点,在手术入路过程中保留了传统部位,因此操作难度与传统腹腔镜相当,容易被医生接受[8-9]。
该研究中通过对比分析SILC与CLC患者手术情况,发现SILC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总体满意度均优于CLC组,且患者术后复发率较CLC组低,从而表明SILC组能有效减轻老年良性胆囊疾病患者手术创伤,提高患者满意度。该研究中SILC组中转率低于CLC组(P<0.05),患者均未留置引流管,且患者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张红东等[10]对35例胆囊疾病患者采用SILC手术治疗,术中出血量平均20ml,且无术后大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与该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对于具备单孔腹腔镜技术治疗的医院,术后可考虑不放置引流管,以最大程度减轻插管对患者的创伤,提高手术质量。尽管SILC治疗老年良性胆囊疾病具有一定的优势,但SILC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受操作器械及术者操作方法的影响,会导致胆囊三角部位直视效果较腹腔镜差,尤其对于胆囊炎严重者,无法采用钳子夹提胆囊并显示胆囊三角,因此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对于行单孔腹腔镜时若发现存在视觉障碍的情况时,则建议改为使用三孔或多孔腹腔镜,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SILC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患者术后复发率,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有条件的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
[1]宋平,唐滔,陶绪雄,等.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12,7(z1):42-44.
[2]吴硕东,韩金岩,苏洋,等.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单中心500例手术经验[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10):894-897.
[3]魏鹏,钱吉泽,王鑫,等.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0):195-196.
[4]耿良元,白剑峰,孙跃明,等.单切口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随机对比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17(3):173-176.
[5]侯晓东,尤晓琼.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26):122-123.
[6]李临海,王昆华,龚昆梅,等.普通腹腔镜器械经脐单一部位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1):18-19.
[7]何彦安,雷正明,丁辉,等.经脐单孔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9(2):137-142.
[8]席鹏武,黄初东,杨荣华,等.经脐单通道常规器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J].重庆医学,2014(19):2502-2503.
[9]李栋,周旭坤,李平,等.经脐单孔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对比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1):20-23.
[10]张红东,季必宏,吴震宇,等.经脐单一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附35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12):1085-1086.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