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以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社区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社区教育,对于提高社区工作效率、满足社区居民学习需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影响深远。因此,对社区教育运用信息技术及其今后的发展进行思考与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社区教育;运用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提高公民素质是时代的要求,而社区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中,要力求突破传统的服务功能和手段,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社区教育。
一、社区教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精彩,提高教学效率。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利用信息技术革新教育方式,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引入到教学中,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就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她认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
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终身学习需求,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意义重大。但是社区教育面临师资不足,学员难以集中等问题,所以在社区教育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将信息技术和社区教育相结合,以信息资源作为基本内容,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作为主要手段,可以更有效地实施和开展社区教育活动。
1.社区教育运用信息技术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决定了现代国民教育应该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并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应该贯穿人的一生,主张学校不应成为年轻人的专利是现代终身教育的基本理念。终身学习是保障人的生存、促进人的发展的根本手段。人生活在家庭、学校、职场和社区这些社会环境中,其中社区是居民生活、成长的场所,社区教育的效果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归属感。传统的社区教育通常要把社区居民集中在一起,在固定的时间、场所进行学习,居民的学习时间难以一致是制约社区教育的瓶颈。信息技术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采用崭新、灵活、系统、人性化的教学模式,为居民提供量多质优的学习资源[1]。网络资源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创设终身学习宽松自由的环境,居民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式,自主自愿地选择学习内容,遇到疑难问题通过网络向其它社区的居民请教,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方式自由、方便;资源丰富;时间具有弹性。因此,社区教育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满足居民教育学习的需求,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2.社区教育运用信息技术是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社区教育的一种新型工作方式,它为社区教育提供了良好、便捷、交互式的工作平台,营造了充满现代氛围的工作支撑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社区教育,有利于宣传社区教育的理念、吸纳更多的教育资源、丰富社区教育的内容、改进社区教育的传统方式、营造社区教育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日常社区教育工作中,可以极大地节约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社区教育管理,使社区教育活动规模更大、工作形式更灵活、服务功能更优质,更好地满足居民对于社区教育的需求[2]。
(二)可行性
自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开始实施之时,国家就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在社区教育中的运用。《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6号)指出“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运用播放教学光盘、收视卫星电视教育节目、计算机网络教学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使有条件的街道(乡镇)都能够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构筑起社区居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
各地实验区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推动此项工作,将其作为推进和深化社区教育,提高社区教育内涵和水平、加快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举措。北京西城区、大连西岗区、浙江萧山区,上海长宁区、徐汇区、静安区等都开展了运用信息技术发展社区教育的探索性工作。萧山区、徐汇区、闸北区作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别开展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农村社区教育的研究》、《以信息化推动徐汇区社区教育的研究》、《建立闸北区社区教育网上工作平台》等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效果,为其他区县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鉴。
二、信息技术在社区教育中的运用
目前,各地实验区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方式主要包括:
(一)建立社区教育网站
1.网站建设模式。各地实验区采取不同模式建立社区教育网站:一是由区(县)教育局主办,区(县)教育信息资源中心承担技术支持;二是由区(县)教委主办,区(县)建设学习型城区、区(县)研究会协办;三是由社区学院制作维护;四是并入职业教育网站,由市、区(县)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主办;五是由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主管,区社区学院主办,专业公司承担技术支持[3]。
上述几种组织管理模式各有利弊:第一、二、五种方式能为网站建设提供人、财、物等保障,但网站的开发、管理、维护等一系列运行环节涉及众多的机构和部门,难以协调和沟通,影响网站的质量和持续发展;第三种模式是单打一,社区学院独立承担网站建设这一庞大系统工程,必定花费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第四种并入其它相关领域的网站,社区教育网站自身不独立,而只是作为其中的二级、三级导航栏目,网站的规模和质量难以保证[4]。
2.网站栏目设置。就目前现有的社区教育网站来看,有综合型社区教育网和专一型社区教育网之分。网站的栏目设置也各有不同,反映了各自区域社区教育的实际和特点。
北京大兴社区教育网(http://www.shequ.dxedu.gov.cn)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型社区教育网,涵盖自学考试教育、青少年社区教育、电大教育、中专教育、社区进修、开放教育等栏目。沈阳和平社区教育网(http://www.hpsq.7195.com)也是综合型的网站,包括政策法规、和平概况、社教动态、社区学院、学历教育、社区服务、未成年人教育、家长学校、社教研究等栏目。类似的还有上海浦东社区教育网(http://www.pdsq.net),包括社区之家、社区教育、社区生活、社区娱乐、网上办公等。这样的网站还有很多,尽管它们的栏目名称繁多,有的以教育类别命名,有的以教育对象命名,有的综合二者等等,但它们都有“社区教育”这一栏目,同时又包含更多其它栏目,呈现出综合型的特点。
北京朝阳社区教育网(http://www.cycedu.com)、上海闸北社区教育网(http://www.shzbsj.org)和徐汇社区教育网(http://www.xhsqjy.com)都属于专一型的社区教育网站。朝阳社区教育网设有现代化新朝阳、市民学校、建设学习型城区研究会、社区课堂、政策法规、社区论坛等栏目。闸北社区教育网包括区级层面的主网和9个街道(镇)子网,主网的栏目有要闻集锦、文件汇编、队伍建设、研究探索、教育培训、特色介绍、生活百科、简报荟萃、成教协会、居民声音等,子网的栏目包括社区教育要闻、社区教育资源、社区学校、创建学习型组织、志愿者队伍、特色专题、特色介绍等。徐汇社区教育网设有新闻集锦、队伍建设、研究探索、教育活动、热点专题、终身教育、杂志等16个常规栏目。类似这样专一型的社区教育网站还有许多,其栏目设置五花八门、纷繁多样。尽管众多网站在栏目设置上风格不一、各有特色,但值得肯定的是,它们都是本区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工作的门户网站,通过展示全区社区教育的活动成果和为市民终身学习提供各类学习生活信息,成为了展示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窗口和市民终身学习的网络平台[5]。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