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我国煤炭开采中的冲击地压机理和防治(4)

时间:2015-12-01 17:17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姜耀东 潘一山 姜福兴 点击:
今后要进一步研究深部煤炭开采中上覆岩层整 体弯曲带中三维宏观应力场的时空分布规律,探索长 壁工作面在不同采场结构参数和不同开采方法条件 下的采动应力场在上覆岩层弯曲带和断裂带中分布 与转移特征,研究直接顶
  今后要进一步研究深部煤炭开采中上覆岩层整 体弯曲带中三维宏观应力场的时空分布规律,探索长 壁工作面在不同采场结构参数和不同开采方法条件 下的采动应力场在上覆岩层弯曲带和断裂带中分布 与转移特征,研究直接顶和基本顶在裂隙与垮落过程 中的应力变化特征,研究煤柱和巷道围岩中采动支承 压力分布规律和位移变形的变化规律,揭示煤岩动力 灾害的采动效应机理。研究煤层厚度、工作面长度与 推进速度等参数对基本顶和直接顶破断与垮落过程 的影响规律,探索不同层位关键岩层的破断形式、影 响范围、瞬间能量释放和传播的岩体动力学效应,得 到坚硬顶板第1次裂断或周期性裂断时的能量释放 特征。探索局部动力灾害的耦合效应、激增机制及诱 发顶板与巷道整体动力失稳的互馈效应与触发条件, 建立考虑覆岩结构局部动力破坏与支护体系互馈作 用的覆岩空间运动及变形的理论模型和调控方法。
  3. 4煤矿冲击地压的监测预警技术与综合防治方法
  近年来我国在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技术方面取得 了长足进展些高技术含量的监测设备被引入到冲 击地压的监测预警中来。目前,我国煤矿监测预警冲 击地压的主要方法有矿压观测法、钻屑法、顶板动态 仪、钻孔应力测量法、电磁辐射法、地音法、微震法、地 震CT技术、电荷感应监测技术。从物理本质分类, 矿压观测法、钻屑法、顶板动态仪、钻孔应力测量法属 于基于岩石力学原理的直观接触式监测方法,主要以 监测冲击地压发生前围岩变形、离层、应力变化、动力 现象等特征为主;而电磁辐射法、地音法、微震法、地 震CT技术、电荷感应监测技术属于地球物理方法。 地音和微震都是的监测煤岩破裂时的震动效应,区别 在于各自接收震动事件的频率范围不同。地音接收 高频低能事件,而微震接收低频高能事件。电磁辐射 法和电荷感应监测技术主要是测量煤岩体内应力集 中程度,地震CT技术是通过声发射来反演煤岩体内 的应力分布图像。在上述各种方法中,钻屑法、微震 法和地音法是较常用的冲击地压监测手段。钻屑法 由德国首先提出,我国《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 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都将钻屑法作为确定冲击 危险程度和采取措施后的效果检验方法。微震法和 地音法在我国一些冲击地压灾害严重的煤矿都已应 用,如新汶华丰矿、徐州三河尖矿、义马千秋矿和抚顺 老虎台矿等。
  窦林名研制了 Seicom分布式广域网微地震监测 系统和KJ -100顶板离层遥测监控系统,并进 行了矿震远程监测系统的建设,可以在实验内和监测 矿井同时分析实测数据。姜福兴自行研制了 "震动 场-应力场体化监测预警系统2],通过微震监测 技术监测煤岩体在变形和破坏过程中,裂纹产生、扩 展、摩擦时内部积聚的能量以应力波的形式释放,产 生微震事件,借助专业化的数据处理软件,能够实现 在三维空间中实时准确地确定岩体中微震事件发生 的位置、量级,从而对煤岩体的变形破坏的活动范围、 稳定性及其发展趋势做出定性、定量评价,确定危险 区域;通过监测采动应力变化,比较不同时刻每个测 点的相对应力的变化量和应力梯度等值线的变化,可 以评价冲击危险性和冲击危险区域。这种具有我国 自主知识产权的"震动场-应力场体化监测预警 系统,同时监测微地震定位和采动应力的变化,目前 在我国60多个煤矿应用,已经成为实时冲击危险性 预警的主要手段。该多指标预警系统在原理上优先 于单指标的在原理上优先于波兰的ARAMIS MPE微 震监测系统,并实现了远程数据传输和实测数据分 析。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矿所也开展了采用便 携式微震仪对解危效果井下检验的尝试B2-33。
  由于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的复杂性,冲击危险的前 兆信息及多参量监测判别技术正逐渐成为冲击地压 主要监测预警模式,其原理如图2所示。应当指出, 不同监测系统的监测原理不同,监测对象、有效精度、 监测范围也不同,如何从这些前兆信息中判别得出的 正确的预警结果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义马千秋 煤矿虽然安装了 ARAMIS、ESG微震监测系统和KBD -5、KBD -7电磁辐射仪等监测设备,但还是未能对 2011年发生的"11 .3"冲击地压事故做出预测预报。
  冲击地压的防治技术可概括地分为3种:一是采 用采矿优化设计方法以避免冲击地压的发生,包括优 化开拓布置、解放层开采、无煤柱开采、预掘卸压巷、 宽巷掘进、宽巷留柱法等;二是对已具有冲击危险的 区域进行解危,避免高应力集中和改善煤岩体介质性 质以减弱积聚弹性能的能力,包括顶板深孔爆破、煤 层卸载爆破、煤层高压注水、大孔卸压法、定向水力压 裂法、高压水射流切槽、断底爆破法、预掘卸压硐室、 煤层高压水力压裂、底板切槽法等;三是采用更有效 的支护方法,通过增大支护强度或改善支护方式以提 高支护体抵抗冲击的能力,这是_种被动防护方法, 如冲击震动巷道围岩刚柔蓄能支护法、高预应力、强 力锚杆U型钢支护法、门式液压支架(或垛式液压支 架)法、恒阻大变形锚杆(索)支护法等。应当指出, 开采设计优化方法是从源头上消除应力高度集中,降 低冲击地压危险的一类方法,目前许多冲击地压矿井 由于在开采设计阶段没有考虑开采中的应力叠加和 集中问题,从而造成了后期开采生产中出现了孤岛煤 柱开采和上覆煤柱下方开采的局面,如果通过巷道布 置优化和保护层开采等开采设计优化手段可达到消 除应力多次叠加产生的应力高度集中的目的。
  冲击地压的技术管理体系和防冲工作流程设计 也十分重要,如山东能源集团制定了严格的冲击地压 矿井和严重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生产中的8项管理规 定:开采前进行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开采设计方案 优化、开采前的防冲预处理、开采过程中的监测预警、 开采过程中的危险区解危、解危效果检验、冲击地压 工作面的安全管理、冲击地压防治经验的总结,建立 了防冲''三个体系和一个流程"即组织体系(防冲人 员)、技术体系(技术、装备投入)、管理体系(相关防 冲管理制度)和闭环式的工作流程,在技术体系中, 重点要做到危险区''三强"防冲技术,即强卸压、强监 测和强防护,取得了较好的防冲效果。
  为满足深部煤矿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的重大需求, 深井冲击地压的监测预警理论、技术和手段均有待完 善。同时,国内外对冲击地压防治方法的机理研究滞 后于冲击地压防治的实践,因此对冲击地压等动力灾 害机理及防治方法的理论研究仍是今后冲击地压动 力灾害研究的长期目标。在装备预警监测设备的基 础上,从优化开采设计、改变采动应力场分布、改善局 部煤岩体性质等方面入手,研究深部煤矿冲击地压的 理论和冲击地压解危技术方法,建立适合我国煤矿深 部冲击地压综合防治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是最终实现 对冲击地压等煤岩冲击地压有效防治的重要保障。
  4结 论
  (1)煤矿冲击地压的本质是煤岩体系统由于采 矿活动在变形破坏过程中能量的稳定态积聚、非稳定 态释放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根据失稳形式和失稳机 理对冲击地压进行分类,可分为:材料失稳型冲击、滑 移错动型冲击和结构失稳型冲击3种类型。
  (2)煤炭开采中的冲击地压问题研究需要解决4 个方面的科学问题:地质赋存环境对冲击地压的作用 机制及量化分析方法、深部断续煤岩体的变形破坏规 律和工程动力响应特征、采动应力分布和能量场的时 空演化规律与多因素耦合致灾机理、煤矿冲击地压的 监测预警与防治方法,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揭示冲 击地压的机理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保障煤炭 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
  (3)我国煤炭深部开采中冲击地压问题的研究 取得了_系列的研究成果,但仍需在深部煤层地质构 造特征、煤岩层空间结构与动力灾害的关系,深部开 采中的采场应力空间演化规律与致灾机理,冲击地压 防治方法的理论研究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