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的互联、高效、便利三大特点之 间是互相联系的。互联是智慧图书馆的基础,是高效和便利特点所依托的技术支撑,也是智 慧图书馆区别于数字图书馆和复合型图书馆的 主要方面。高效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是互联 基础上服务与管理的进_步应用,也是智慧图 书馆绿色发展和数字惠民本质追求的重要体 现。便利是智慧图书馆的宗旨,是互联、高效特 点的落脚点,也是智慧图书馆科学发展人本理 念的精髓所在。需要提出的是,实际上智慧图 书馆的三大特点及所折射出的许多理念,有的 以往已经出现过,但在新的发展环境下,通过智 慧图书馆将这些理念进行了整合与提升,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赋予其新的内容和生命。 如果说智慧城市可以带来更高的生活质 量、更具竞争力的商务环境和更大的投资吸引 力,则智慧图书馆可以带来更高的服务质量、更具吸引力的学习休闲环境和更高品质的管 理,并通过智慧图书馆培养更多的智慧公众。 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新模式将提高图书馆广大 读者和馆员学习和工作的自由度,将提高时间 和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将推动图书馆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下创新驱动和转型 发展。 2.1智慧图书馆是互联的图书馆 作为智慧图书馆的基础,数字化、网络化和 智能化技术是智慧图书馆的外在特征,其技术 的具体表现就是对图书馆人和物的全面感知;在感知基础上跨时空的立体互联;在信息共享 基础上深度协同。 (1)全面感知的图书馆 全面感知不是部分或局部的感知,而是信 息感知的全覆盖,把单本(种)文献的信息孤岛 和读者馆员的信息个体连成一片,将碎片化的 信息串联成互联化的信息,从而实现读者与馆 员、前台与后台之间的智能联接。全面感知是 建立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基础之 上的。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曼索托图书馆每年新 增书籍约为15万册,运用智能技术,建立了机器 人堆叠书库管理系统,对所收藏350万册书籍进 行了全面感知,这种新型堆叠管理技术跳出了 传统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 法,转而以书籍的书名和尺寸进行分类,这种按 书籍尺寸排例的方法尽管在全球个别图书馆曾 经使用过,但运用智能机器人来操作还是颇具 新颖性;而这种智慧的方法占地面积仅为常规 书库的七分之一3。不仅馆内的文献信息需要 感知,还需要将感知的触角伸向社会的方方面 面。2012年5月底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期间,上 海图书馆与盛大文学合作,网络文学在公共图 书馆“登堂入室”面向广大读者开展了数字网 络阅读服务4。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图书馆 在多媒体文献全面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读者服 务的实时数据显示管理,图书、DVD、CD等各类 文献的读者实时服务数据通过大屏幕的分类显 示一目了然。挪威国家图书馆的汽车图书馆也 是在信息全面互联感知基础上实现了汽车图书 馆内外人的互动以及文献借阅和音乐欣赏等多 样化服务。这些都是全面感知的案例。 (2)立体互联的图书馆 立体互联是图书馆跨部门、跨行业、跨城区 乃至跨国界的全面立体互联;是图书馆物理空 间的楼楼相联、层层相联、区区相联、室室相联、 桌桌相联、机机相联、屏屏相联、藏阅相联的互 联;是图书馆文献的书书相联、网网相联、库库 相联;是图书馆服务主体馆员间的互联,是图书 馆服务客体读者间的互联,也是主体馆员与客 体读者间的人人互联,是人机交互的互联,也是 互联网、广电网和电信网的三网融合的互联。 以图书馆的信息立体互联安全保障系统为例,需要在图书馆内外进行全天候实时信息监控,防火、防水、防盗、防突发安全事故发生;对图书 馆在不同空间的建筑进行统一的安全监控;对 进入图书馆的人员携带物品进行安全识别;对 借阅和复制等文献等进行检验;对图书馆内外 区域进行身份感应,设置不同的感应门禁,授予不同人员以不同的权限;对进入善本书库、机房 等重地人员进行出入的信息识别等。通过立体 的信息感知进行严密而有效的安全防范。 法国国家图书馆在多前年就已建立起图书 馆座位预订信息管理系统。随着中国大学图书 馆座位供需矛盾的出现,这种座位预订信息管 理系统在中国的大学图书馆开始出现。继厦门大学之后,南京医科大学江宁图书馆在2012年 5月推出了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在图书馆座位 电子显示屏上,读者可以像在电影院选座位一 样,通过可视化界面,方便灵活地选择自己喜欢 的座位;可以预约图书馆座位,实现了人(读者)与物(座位)之间的立体互联,从而达到了高效 使用座位资源并营造良好阅读氛围的效果5。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