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发挥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的作用 中国原子能农学会成立于1979年,在老一辈核农学科学家的领导下,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开展了大 量的学术交流和科普活动,为推动中国核农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核农学事业面临极端困难的今 天,更要发挥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的作用。 4.核农学优先发展的领域 4.1植物诱变与遗传育种 利用以辐射和空间环境诱变为核心的诱变遗传操作技术,创造对植物产量、品质、抗逆性等重要经 济性状有突破性影响的突变材料,重点提高农作物对病虫害和环境胁迫的抗(耐)性,逐步实现定向选育 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新种质、新品系和新品种,大力发展花卉蔬果的诱变育种。研究和开发旨在大幅 度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和高效调控基因变异方向的诱变遗传操作技术,重点研究辐射诱发基因突变的新 因素、新技术、基因突变的分子生物学机理以及突变基因的早期识别技术。 4.2空间诱变育种及机理研究 充分利用国家批准的航天育种项目,在加快航天育种新品种选育的同时,加强空间诱变育种机理的 研究,探索空间环境对生物的诱变分子机理。利用空间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塑造新种质,培育新品 种,将农业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发展成为21世纪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4.3农产品辐照加工与应用 加强农产品辐照加工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辐照加工的商业化和产业化,不断 拓宽辐照技术的应用领域,加强辐照食品和农产品辐照海关检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加速开发农用辐照 新材料和功能产品及农业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建立相关企业,实现农产品辐照加工的产业化,使之发展 为高新技术支柱产业。 4.4辐射不育技术防治害虫 研究辐照不育技术与无公害的环保型害虫防治技术在我国已有的国家科技攻关成果的基础上,发 展以辐射不育技术为基础的害虫区域防治技术体系。同时,针对严重危害我国生物安全的重大检疫害 虫,进行预警和防治技术研究,以保护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的正常发展,维护我国的生态安全。 4.5核素示踪和农业资源与环境 利用核素示踪技术与相关技术相结合,监测和评价化肥和农药在土壤一作物系统中污染物的迁 移与积累及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137Cs研究土壤侵蚀和荒漠化,用核素示踪研究水土流失、草 场退化等区域性环境问题,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利用中子测水技术研究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利用示踪獅信息技术研究现膨示范工程的管理技术。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