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概述了我国核农学的创建与发展历程以及核技术农业应用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我国核 农学始于1956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科研协作网络、学术交流网络、国际交流网络。这三大 网络全面推动了中国农业核技术应用的核农学的形成与发展,在辐射育种、航天育种、同位素示踪技术 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产品辐照贮藏和保鲜加工、辐射害虫防治、低剂量辐射刺激增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 成绩。此外,文章还就中国核农学今后的发展构想以及核农学优先发展的主要领域提出了构思和建议。 关键词:核农学;同位素示踪;辐射诱变育种;辐照食品保鲜;辐射害虫不育技术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Achievements of China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Abstract: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creation of our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s well as the main results for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of nuclear technology.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began in 1956,after 50 years of development,the collaborative research network,the academic exchange network,and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network have been formated. These three networks comprehensively have promote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Remarkable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fields of radiation mutation breeding,space mutation breeding,isotope tracer technique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products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of irradiation processing , irradiation sterile insect technique,low-doses of radiation to stimulate output. In addition,the concept of suggestion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as well as the priorities of research field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isotope tracer; radiation mutation breeding; irradiation food preservation; radiation sterile insect technique 1956年,我国开始了核技术农业应用研 究。经过50多年的发展,核技术在我国农业 的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卓越成 就。据2008年不完全统计,我国辐射诱变育 成新品种623个,占全世界辐射育成新品种 总和(2 320个)的26 85%年推广种植面积 达900万公顷,每年为国家增产粮食30 ~ 40 亿公斤、棉花1 5 ~ 1 8亿公斤、油料0. 75亿 公斤,创经济效益33 ~40亿元。据不完全统 计,我国核农学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321 项,其中,国家级奖56项,在育成新品种中, 有45项获国家级成果奖,其中,有19个新品 种获得国家发明奖。 核农学在辐射育种、航天育种、同位素示踪 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产品辐照贮藏和保鲜、 辐射害虫防治、低剂量辐射刺激增产等方面均 取得了显著成绩。 我国核农学的卓越成就在国际上产生了巨 大的反响,得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AEA )和 专家的高度赞誉,IAEA官员称"中国核农学在 辐射育种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00 年中国被IAEA确认为亚太地区核农学的牵 头国。2008年3月,IAEA在中国召开RCA 核科技合作会议。 中国核农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 发展历程,现已形成三大网络:1)以中国农业 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和浙江大学核农学研 究所为核心的科研协作网络;2)以中国原子能 农学会为中心的学术交流网络;3)以IAEA和 亚太地区核科技合作协定(RCA)为主的国际 交流网络。三个网络全面推动了中国农业核技 术应用的形成和发展。 1中国核农学的形成 核农学是核科学技术与农业科学枝术相 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核素和核辐 射技术在农业科学和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 学科,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没有"核农学"这 一专有名词,当时,有的称之为原子能农业应 用、核技术农业应用、农业物理、农业生物物 理等,无论称谓如何,都是试图发展核科学在 农业上的应用,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定回顾50多年来核农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 1核农学的开创和形成时期(1956-1965) 1956年徐冠仁院士从美国回到祖国,开 创了原子能农业应用领域,1957年中国农业 科学院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 室,由此标志着中国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正式 开始,并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培训班,培养了 几百名核农学的科技骨干,在全国相继建立了 机构,先后在北京、南京、广州、沈阳、成都、哈尔 滨、南宁等地农业院所和大学相继成立了原子 能农业应用研究所(室),与此同时,北京农业大 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西南农学 院(现西南农业大学)、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 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高等院校也相继 成立了农业生物物理或农业物理等专业,为核 农学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些学生后来大都成 为许多原子能农业研究所的领导和骨干。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经历了 3年困难时期, 国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中 国核农学科技人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精神,在困难中稳步发展,取得了一批科研成 果,为核农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