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红树林生物入侵研究概况与趋势(7)

时间:2015-11-16 11:45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陈权 马克明 点击:
很多研究证实寄生植物野地菟丝子能严重影响 微甘菊茎叶生长及开花结实,但不影响其他植物正 常的生长繁殖,用菟丝子控制微甘菊安全可行(昝 启杰等,2003)。在入侵地发掘一些微甘菊的天敌, 像昆虫、微生物等,也能

  很多研究证实寄生植物野地菟丝子能严重影响 微甘菊茎叶生长及开花结实,但不影响其他植物正 常的生长繁殖,用菟丝子控制微甘菊安全可行(昝 启杰等,2003)。在入侵地发掘一些微甘菊的天敌, 像昆虫、微生物等,也能控制微甘菊(邵华等,2002)。 通过植物搭配种植,种植当地适生的乔灌草植物或 促进野生植物生长,建立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也 可持续有效地控制微甘菊(殷祚云等,2003)。
  生物控制也不是毫无风险,我们无法确保引进 的天敌不会作用于非目标生物而成为新的入侵种。 利用天敌对入侵种进行防治,需要了解二者的生物 学、生态学特性,协调和处理好生物与生物及环境 之间的关系。然而,天敌的作用极其复杂,生物控制 中对引进天敌的效果与后果始终存在争议。因此, 对于大多数入侵生物的生物控制仍处于实验阶段, 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Mack e? fl/., 2000)。
  为了有效地控制红树林入侵生物,现在越来越 强调综合控制,将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有机地 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互协调。成功的生物入侵毕 竟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因此在生物入侵过程中,抓 住早期的关键环节,预防入侵永远是最有效而代价 最低的手段。再配以严格而科学的综合防治和监控, 才能有效地防治生物入侵。
  4红树林生物入侵研究趋势
  入侵生态学是生态学领域一门活跃的学科,经 过150多年的发展,入侵种的多样性与分布格局、入 侵效应、入侵机制与防治等相关研究日趋系统全面。 红树林生态系统因其独特性,其生物入侵相关研究 全面滞后于其他类型生态系统。通过对比,我们总 结了红树林生物入侵研究今后应当加强的方面,具 体如下:
  4.1进_步加深红树林入侵种多样性与分布格局、 入侵效应与机制研究当前红树林生物入侵研究多以植物为背景一 外来植物入侵红树林,或是红树植物入侵非土著区 域;与之相关的动物及微生物入侵研究亟需加强。 红树林生物入侵效应研究至今仅限于生物入侵对生 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对其社会经济、人类健 康以及生态系统服务效应应予以重视。再有,应加 快开展红树林生物入侵的相关机制研究,及更广泛 时空尺度上的机制探索,注重世界范围内不同区域 同类对比综合研究。
  4.2加快新技术、新方法在红树林入侵生态学中的 应用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实现红树林生物入侵微观 层面研究,从分子基因水平探讨红树林生物入侵的 遗传学基础。3S技术从景观以上水平展示红树林生 物入侵的时空动态。数学模型模拟红树林生物入侵 相关过程的物质和能量动态,追溯或预测红树林生 物入侵的轨迹或响应动态。随着相同主题的独立研 究持续增多,多对象、多位点、多尺度的整合研究 (如Meta-analysis)逐步实现,将为寻求红树林生物 入侵普遍规律性提供新的视角。
  4.3探索全球变化对红树林生物入侵的效应
  红树林处于海洋一陆地一河口过渡带,是承受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引起的海平面上升等影响的最前 沿区域,又是人类活动极为频繁和强烈的地带,全 球变化下的大尺度环境扰动将强烈影响红树林生物 入侵。全球变化下,深入探讨红树林入侵种多样性 与格局、入侵效应、入侵机制、防治策略的变化动 态及其驱动因素。明确全球变化对红树林生物入侵 的整体效应与机制,对于在剧烈环境变动下预测及 应对生物入侵有重要意义。
  4.4健全红树林生物入侵管理体系
  红树林生物入侵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对入侵现 状的管理控制以及对未来入侵的预测。未来会不断 开展红树林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及危害评估,建立 外来物种监测与预警体系,科学、合理、谨慎引种, 引种后实施严格的监管,增强研究人员、公众与管 理决策人员之间信息共享,交流协作,增强生物入 侵全民意识与参与性。今后,健全的红树林生物入 侵管理体系将在防治生物入侵实践中发挥主导作用。
  5结语
  红树林被誉为海岸线上的“绿色长城”,保护着 海岸带及其附属的一切。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活 动促进了生物入侵的发生,红树林生态系统结构单 一、脆弱,生物入侵将是其面临的一大威胁。详尽 的红树林生物入侵研究是更好地预测和防治未来红 树林及其他沿海生态系统生物入侵的基础。迄今, 红树林生物入侵相关研究远远落后于其他生态系统 的同类研究,红树林及其相关的沿海生态系统的保 护与管理盲目而无力。红树林生态系统独特而珍稀, 只有对红树林生物入侵做深入透彻的研究,获得全 面的认识理解,才能更好地实现红树林的保护与可 持续利用。这需要对红树林感兴趣与热爱的研究者、 公众和政府决策者的共同努力。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