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红树林生物入侵研究概况与趋势(3)

时间:2015-11-16 11:45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陈权 马克明 点击:
动物和微生物入侵红树林的相关研究更少。一 种名为狮子鱼(lionfish)的海洋鱼类入侵红树林后构 成危害,是目前王要的红树林动物入侵研究对象。 而有关入侵红树林的微生物研究仅有1篇报道,是 与红树林外来植物小叶海

  动物和微生物入侵红树林的相关研究更少。一 种名为狮子鱼(lionfish)的海洋鱼类入侵红树林后构 成危害,是目前王要的红树林动物入侵研究对象。 而有关入侵红树林的微生物研究仅有1篇报道,是 与红树林外来植物小叶海金沙wfcra- p^y//"w)共生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 zal fungi, AMF)对红树林的入侵研究。
  2红树林的生物入侵效应
  现在红树林生物入侵效应研究已经从生态系统 结构和功能效应,逐渐转移到生态系统服务效应 上。红树林生物入侵效应研究目前还仅仅局限于外 来植物入侵红树林导致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效应, 而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至 今没有报道,今后亟需重视。
  2.1植物入侵红树林
  2.1.1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的效应
  互花米草是禾本科米草属(又名绳草属)多年生 草本植物,原产于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近 200年来,经不同的入侵途径,互花米草的分布区域 已经从其原产地扩展到欧洲、北美西海岸、新西兰 与中国沿海,被公认为是全球海岸滩涂湿地生态系 统最成功的入侵植物之一(王卿等,2006)。外界条件 与互花米草自身特性相辅相成,促成了互花米草高 效的、难以防治的入侵模式:快速扩张呈现出点源 扩散和多点爆发的特征,对乡土植被的侵占表现为 交互生长与斑块推进相结合(Xiao eta/., 2010)。因此, 互花米草一旦成功入侵,很难根除和控制。
  互花米草有200多年的入侵扩张历史。不同国家 和地区对互花米草的入侵现状、入侵效应、入侵原 因与机制,以及相关防治措施都有过全面而系统的 研究(Daehler & Strong, 1996; Li et a/., 2009)。现阶段 对互花米草入侵的研究,一方面是从分子水平揭示 互花米草成功入侵的遗传学基础、耐受性以及表型可塑性的分子机理或原因(吴昊和丁建清,2014);另 一方面是应用3S技术,从景观以上尺度监测互花米 草入侵的动态变化(Wan d a/.,2014)。互花米草入侵 不可避免地要受全球变化影响,二者的相互反馈在 全球变化日益强烈的今天愈加受到重视(Emery & Fulweiler, 2014)。随着互花米草在海岸滩涂的快速 扩散,海岸带上所有的生态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 互花米草入侵的威胁。互花米草对潮间带生境的高 度适应性,使之在入侵地扩散,并成功地入侵红树 林生态系统(Zhang d a/., 2012)。
  互花米草已经出现在中国所有的红树林区。对 福建境内红树林互花米草入侵的研究走在国内前列。互花米草入侵导致红树林生境土壤退化,漳江 口互花米草生境的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碳、氮含量以及土壤蔗糖酶与磷酸酶活性等相对于 红树林生境均有明显下降(张祥霖等,2008)。但是, 互花米草群落对碳、氮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相对 于红树林对碳、氮弱的富集能力,互花米草的存在 能更好地拦截和吸附陆源污染物,并使重金属富集 在互花米草群落沉积物中,增加泉州湾红树林污染 富集承受能力(王爱军等,2008)。
  互花米草入侵还会改变红树林的生物多样性及 其行为模式。在九龙江口红树林区,互花米草入侵 区域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种类多样性、丰度比红 树林区高,比涂滩要低(洪荣标等,2005)。互花米草 的入侵还改变着氨氧化古菌与细菌的丰度,影响氨 氧化微生物的群落结构(Zhang以a/., 2011)。在漳江 口红树林区,红树林生境与互花米草生境之间多毛 类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丰度指数、均匀度指数 和多样性指数均有显著差异(陈昕鞾等,2012)。红树 林与互花米草生境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也存在 差异,海榄雌(」Wce而fa war加a)生境大型底栖动物 的年次级生产力最高,而互花米草生境大型底栖动 物的P/B值(P:平均次级生产力;B:平均生物量)最 高,因其优势类群为个体较小的寡毛类(吴辰等, 2013)。再有,互花米草相对较高的根密度显著降低 了红树林中蟹类在互花米草生境打洞的深度及洞穴 的复杂性(Wang以a/., 2014)。
  另外,浙江乐清西门岛红树林区,互花米草侵 占的滩涂与原有潮滩相比,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 性指数并没有下降,但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显著不 同(王安安等,2014)。而且营养价值高的互花米草会 成为入侵区域底栖生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改变着底栖营养关系(温作柱等,2014)。
  上述为目前有关互花米草入侵对红树林微生境 及底栖生物产生的效应研究,零散而浅显,研究区 域局限,相关机制也不明确。鉴于生物入侵的地域 性,不同地区生物入侵导致的效应可能截然不同。 深入研究的同时综合比较不同区域互花米草入侵产 生的效应,全面深入理解互花米草入侵机制,对于 制定合适的防治与管理措施具有积极意义。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