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结论 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关于城市绿地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温、增湿、固碳释氧、降噪、抗污染、 保护生物多样性等6个方面。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不仅在大尺度空间上(不同经纬度、地区)存在差异, 在小尺度空间上(不同下垫面、不同植被种类)也存在显著不同,不仅在大尺度时间(不同季节、月份)上存在 迥异,在小尺度时间(不同日、时、刻)上也存在明显差别。除了太阳辐照量之外,影响城区绿地生态效应的绿 地特征因素,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绿地面积、绿地形状(长宽比、高度、边界曲度、周长面积比等)、 绿地景观结构、绿地内部组成、植被指数(NDV/、L4/、VF、TVX等)、生物量等景观生态因子。从研究方法上看, 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区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主要使用两种方法:基于实测数据的实地采样方法和基于遥感 技术的定量遥感反演方法。其中,绝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传统实地观测方法进行的,基于定量遥感技术的城 区绿地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主要集中在绿地的降温效应上,主要是由于目前情况下定量遥感反演其他生态环境 因子的技术尚不成熟,随着定量遥感技术的发展,在未来中小尺度的城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中,定量遥感技术 将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刘新.合肥市城区绿地系统小气候效应及景观生态建设研究.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4. [2]苏泳娴,黄光庆,陈修治,陈水森.广州市城区公园对周边环境的降温效应.生态学报,2010, 30(18) : 4905-4918. [3]李福建,马安青,丁原东,杨俊杰,焦俊超,刘乐军.基于Landsat数据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遥感技术与应用,2009, 24(4) : 553-558. [4]吴菲,李树华,刘娇妹.林下广场、无林广场和草坪的温湿度及人体舒适度.生态学报,2007, 27(7) : 2964-2971. [5]周后福.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综合指标探讨.气候与环境研究,1999, 4(1) : 121-126. [6]马秀梅,李吉跃.不同绿地类型对城市小气候的影响.河北林果研究,2007 , 22(2) : 210-226. [7]蔺银鼎,韩学孟,武小刚,郝兴宇,王娟,梁锋,梁娟,王志红.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对绿地生态场的影响.生态学报,2006, 26 (10): 3339-3346. [8]黄良美,黄玉源,黎桦,李建龙.城市不同绿地生境小气候的时空变异规律分析.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7, 20(1) : 29-34. [9]李延明,郭佳,冯久莹.城市绿色空间及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 17(1) : 1-4. [10]史欣,吴统贵,徐大平,刘燕堂,粟娟,肖以华.广州帽峰山森林公园的“冷岛”效应分析.中国城市林业,2005, 3(3) : 46-4825]刘娇妹,李树华,杨志峰.北京公园绿地夏季温湿效应.生态学杂志,2008, 27(11) : 1972-1978. [11]赵深,刘克旺,毕丽霞.长沙不同绿地对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江西农业学报,2007, 19(9) : 50-52. [12]冯义龙,马跃,先旭东.重庆主城核心区地表温度与绿地乔木基干横断面积和相关性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34(5): 177-179.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