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2)

时间:2015-11-13 12:25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苏泳娴,黄光庆,陈修 点击:
国内外已有大量的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研究范围较为广泛,内容颇有深度。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 针对城市绿地的降温效应、固碳释氧、降低噪声、生物多样性效应等方面,关于绿地抗污染效应的研究非常少。 国内学者

  国内外已有大量的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研究范围较为广泛,内容颇有深度。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 针对城市绿地的降温效应、固碳释氧、降低噪声、生物多样性效应等方面,关于绿地抗污染效应的研究非常少。 国内学者蔺银鼎、李建龙、张琪如、李延明等对城市绿地的降温增湿、固碳释氧、降低噪声、抗污染、生物多样性 效应等几方面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成果显著。从研究方法上看,绝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传统实地观测 方法进行的,一般是使用环境参数测量仪(如温湿度测量仪、〇2^〇2、〇2、〇2测量仪、噪声测量仪等),对多个 采样点进行同步采样,进而研究绿地特征参数与绿地生态环境效应的关系,揭示不同采样点绿地类型的生态 环境效应的差异。由于遥感技术在同一时间获取较大范围地表参数比传统的实地采样具有先天的优势,且近 年来遥感反演地表参数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为研究较大范围近地表参数分布规律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 持,因此,定量遥感技术逐渐成为研究城市绿地生态环境效应的另一种新工具。该文总结了国内外现有城市 绿地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分析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为以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降温效应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城市温度持续增长,较半个世纪前增长了大约0. 5 - 5. 5 °C 6-13。国外关于城市绿地降温的研究较早,早在1971年FedererM发现,城市植被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蒸腾 作用以及蒸散作用降低温度、增加湿度,能有效的缓解城市“热岛效应”。Bernatzky M研究表明,一块山毛榉 木林能够蒸发掉其受辐射能量的83.8% , -小块城市绿地的降温效果可以达到3 - 3.5 C,可见,蒸发是绿地 系统降温的主要原因之一。Jauregui16分别在干燥季节(4月份)和潮湿季节(7月份)对墨西哥的 Chapultepec公园进行了研究,发现城市绿地的降温温差在干燥季节达到4 C ,而在潮湿季节只有1 C ,2个月 份比周边环境温度平均降低约2 -3 C,可见,空气湿度也是影响绿地降温程度的因素之一。Taha等17]考虑 到白天和黑夜对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的影响,以及绿地内部和外部城市绿地降温效果的不同,对美国加利福尼 亚州的城市绿地进行研究,发现,在绿地边缘内5 m范围内,白天温度比周边环境低4.5 C左右,而夜间比周 边环境仅低1 °C;在绿地内部深处,白天温度比周边温度低约6 C左右,夜间低约3 C。CaM等对日本东京 城区某公园草地在中午时刻的降温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比周边外围1.2 m处温度低约2 C,比闹市街 区低达15 -19 C,研究还发现0.6 km2的公园绿地可降温1.5 C,绿地的降温效果和绿地的面积有着一定关 系。KawashimaE9]则对日本东京地区城区和市郊绿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城区浓密植被覆盖绿地的 降温效果要好于市郊浓密植被覆盖的绿地,而市郊稀疏植被覆盖绿地的降温效果要好于城区稀疏植被覆盖的 绿地。国内学者蔺银鼎M、李建龙121、张琪如122、李延明123、史欣M、杨志峰2]、赵深126、刘新^、冯义 龙M等分别对太原市、南京市、台北市、北京市、广州市、长沙市、合肥市、重庆市等绿地降温效应进行了类似 的研究,在降温温差方面得到了比较相似的结果。基于以上研究发现,城市绿地的降温效应不仅在城区与市 郊的大尺度空间上存在差异,而且在小尺度空间上(不同下垫面)也存在显著差异;不仅在大尺度时间(季节、 月份)上存在差异,而且在小尺度时间(日、时、刻)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部分学者对不同时间、不同下垫面、不同气候条件下城市绿地的降温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分析了降 温效应与相关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国外学者主要注重研究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的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的差 异。HamadaM等对日本中部名古屋的城区绿地降温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城区绿地的降 温效果比冬季城区绿地的降温明显,城区绿地与周围环境的最大温差发生在7月份,达到1.9 C左右,最小温 差发生在3月份,为-0.3 C,在每天16:00-19:00时间段以及晚上,降温效应与植被覆盖率有着更为明显的 相关性。Alexandri %等研究了不同气候条件下城市绿地降温效果的差异,发现干燥、高温的天气下城区绿地 降温效果比较明显,潮湿低温的天气下绿地降温效果不明显,即太阳辐射和大气湿度是城区绿地降温的重要 影响因素;绿地的几何形状、绿化量对绿地的降温效果也有很大影响,树木比较高大密集、绿化量比较大的绿 地,其降温效果要明显于松散、绿化量小的绿地,而风速对于城区绿地的降温影响不明显。Chen和Wong B0-3fl 研究发现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绿地面积和绿地降温效应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叶面积指数 越大、绿地面积越大,其降温效果越好。ShaShua~BarM、WhitfordB3等研究认为,树木的几何形状、特征、阴影 面积、绿地比例等也对城区绿地的降温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国内学者则比较注重研究不同下垫面下城市绿 地的降温效应差异。蔺银鼎、武小钢、郝兴宇、王娟、梁娟等1203442对太原市林地(杨树林)、复合绿地(或灌木 林)、草地等3种植被类型的降温效应进行了十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绿地结构在降温方面的优劣程 度顺序依次为林地、复合绿地(或灌木林)、草地;植被叶片的蒸腾作用是绿地产生降温等生态效应的机理原 因,垂直结构、绿地面积、绿地绿量、形状指数等是影响绿地降温效应的主要因素。蔺银鼎、梁娟等12040还发 现生态场理论可以较好的描述城市不同空间结构绿地的生态效应及其差异,绿地面积、林分和生长量等绿地 空间结构因子对绿地的生态场特征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李建龙等对比了南京市区裸地、草地、水体、 树荫的温度差异,发现空气温度在4种下垫面情况下,裸地>草地>水面>树荫,证明林荫对城区的降温效果最 好,水体次之,草地最差。李延明等[4445]等国内许多其他学者也纷纷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得到了类似的结 论a,’24-27,6-55。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作者认为,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差异对城区绿地降温效应的影响,可以 进一步总结为太阳辐照量(地表温度)、空气湿度等因素的差异对绿地降温效应的影响;不同下垫面、树木形 状、绿化率、绿化量、垂直结构等对城区绿地降温效应的影响,可以归纳为绿地面积、绿地形状(长宽比、高度、 边界曲度、周长面积比)、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等绿地因子对绿地降温效应的影响。因此,可以认为,太阳辐照 量、空气湿度、绿地面积、绿地形状、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等是影响城区绿地降温效应的主要因素。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