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结论、建议与不足
本研究利用多投入多产出的DEA对我国2008—2011年省级体育公共服务的效率得分进行了评价,并以此为依据对影响体育公共服务效率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投入规模、体育公共服务可及性、地理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8—2011期间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平均效率水平不断提高,地区间平均效率的差异性在逐步缩小;西部地区的体育公共服务效率水平总体高于中部地区。
在影响体育公共服务效率的因素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体育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与体育公共服务效率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规模与体育公共服务效率间呈负相关关系。这说明经济发达地区的确具备提供高效率水平体育公共服务的条件和能力,但是如果投入缺乏监管以及资金结构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分配上的失调可能导致高投入低产出的状况。
针对以上状况,应该在体育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中多考虑体育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增强全民健身“三边工程”的建设力度,完善体育组织建设和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培训工作,进一步推动体育生活化进程。同时,应加强体育公共服务投入的组织监管,使物尽其用,避免体育公共服务资源的浪费或闲置。宏观层面上,有必要调整体育事业经费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资金分配比例,避免结构性发展失调。
当然,限于研究条件所限,本研究也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在对各地区体育公共服务效率进行评价时,是建立在各地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与成本一致性基础上的,即未考虑各地区体育公共服务的质量以及体育公共服务的价格,只从体育公共服务的数量上进行了分析,因此,可能存在西部地区的效率得分高,而东部地区效率得分低的情况。
其次,在进行体育公共服务效率评价时,在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上更多地以社会性体育公共服务为主,主要选取的是群众体育和体育文化服务方面的指标,体育产业公共服务、竞技性体育公共服务方面的指标未能纳入考察,因而所得结论可能会造成各地区体育公共服务效率得分存在一定偏差,这一问题有望在有关部门公布官方统计数据结果后加以修正和解决。
参考文献:
[1]杜栋,庞庆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62.
[2]董伦红.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在体育评价中的应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2):73-74.[3]刘思.中国体育事业投入产出数据包络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7):31-33.
[4]宋娜梅,罗彦平,郑丽.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分计算方法[J].体育与科学,2012,33(5):30-34.[5]唐晓辉,李洪波,孙庆祝.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27(5):86-91.[6]王景波,赵顺来,魏丕来,等.地方政府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2):1-3.[7]王伟同,公共服务绩效优化与民生改善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8]易剑东.中国体育公共服务研究[J].体育学刊,2012,19(2):1-9.
[9]张莹,秦俭,董德龙,等.我国不同地区群众体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2):7-11.[10]赵聂.基于DEA模型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6):8-11.[11]郑家鲲,黄聚云.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1):9-13.10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