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小说家、史学家沈既济所撰《雷民传》[1]1-3,首篇便是发生雷州半岛的故事。该篇包含雷州人敬祀雷神的风俗和禁忌,牙门将陈义乃"雷种",以及雷民击败雷神受到报复等多个内容。《雷民传》还收录了原出《搜神后记》卷11的《章苟》、《酉阳杂俎》之《李鄘》等篇(非雷州半岛地区的故事)。除了上述内容以外,《太平广记》卷392至卷394收录了58则雷神传说[2]3136-3162,明确注明发生在雷州的有6则,如卷394《陈鸾凤》(出裴铏《传奇》)、《陈义》(出房千里《投荒杂录》)和卷393《欧阳忽雷》(出《广异记》)等,其比例已超过10%。它们成为研究中国雷神信仰不可或缺的文献。
不仅如此,以《日本灵异记》为代表的日本雷神传说[3]5-11与发生于雷州的诸篇雷神传说之间的受授关系已被日本学者反复提及。《日本灵异记》第一缘《捉雷神》讲述雄略天皇派遣小子部栖轻请雷神,以及雷神报复死去的栖轻,被其墓碑柱夹住的故事。第三缘《得雷神之恩,生子具有强力的故事》分为四段,其中第一段讲述雷神被桑树下避雨的农夫用金杖击落,他请农夫做一个楠木船,船中盛水,水上漂上竹叶,以供他升天。农夫因此获得了雷神的赐子(诞生时头上蛇首尾相连)。河野贵美子详细比较了《日本灵异记》上卷第一缘、第三缘与中国志怪传奇小说以及民间传说在雷神传说方面的异同,指出了中国雷神传说对日本的影响及其文化意义[4]14-20。还有丸山显德论析了《日本灵异记》面的第一缘、第三缘蕴含的皇权思想,并指出日本古代龙蛇神信仰、雷神信仰与日本的朝鲜铸铁移民的关系[5]25-119。尽管中日学者关于雷神的研究非常多。但是,《日本灵异记》里面农夫的"金杖"与陈鸾凤的"竹炭刀"究竟为何物,目前为止却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本文拟从击落雷神的"金杖"和"竹炭刀"入手,结合南越经济文化史,探讨中日雷神信仰与矿冶业等产业之间的关系。
一击落或击败雷神的故事
从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雷击事件可能有多种原因。例如雷电发生时,手举金属物或者站立于大树、房檐之下都可能遭到雷击。但是在古代思想中,雷击事件往往是因为某人恶行所致,遭到"天谴"。例如《太平广记》卷393《李叔卿》,雷神把造谣中伤李叔卿的人击死,并将这人的尸体抛在叔卿的坟墓旁。此外,雷电也有可能因为捉拿犯错误的龙蛇而击毁房屋、树木。例如卷418《蔡玉》里面,两个童子(雷神的使者)从房屋柱子中捉拿了藏在其中的龙。卷395《王中政》明确指出"每雷震,多为捉龙。"
先秦的雷神信仰主要表现出人类对自然的恐惧心理。而到了隋唐,雷击事件逐渐被抹上了人伦、法律的色彩。不过,与此相反,雷神信仰也出现另外一种趋势,那就是英雄人物或者特异之人可以击败甚至杀死雷神。这反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主体意识增强。例如前面提到的陈鸾凤。因为雷州持续大旱,乡人不断祭祀雷神祈雨都未能如愿。陈鸾凤故意违背雷神的禁忌,将黄鱼与猪肉一起食用,果然引来雷神。陈鸾凤手用"竹炭刀"竟将雷神的大腿砍断。使用刀击落雷神的还有卷395的《陈义》和《张应》。卷393里面的杨道和在树下避雨时,用锄头将雷神击落。用锄头击落雷神的还有同卷的《王干》。使用弓箭的是卷393《欧阳忽雷》,还有使用"鈠"(小矛)的章苟。使用大木棒的是卷394的《萧氏子》。简言之,除了《萧氏子》使用了"巨棰"是大木棒以外,其余均为铁制工具。
为何铁制工具能够将雷神击落呢?该问题可以参考《广东新语》[6]。此书是明末著名学者屈大均综合历朝文献,详细研究两广历史文化的一部巨著。尤其他对雷神文化的研究,是今天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料。他认为:"盖龙与雷同类,雷出则龙出,雷入则龙入"(卷22龙)[6]546。又说:"龙性畏铁,蛟亦然,是皆属木,故以金制之"(卷16铁鼓)[6]435。从《雷民传》、《太平广记》等文献来看,击落或击败雷神的武器多数是铁制工具。其原因正如屈大均所说,雷神、龙蛇都属木,故畏铁,因此雷神被铁制工具击落符合金剋木的原理。
河野贵美子在分析《日本灵异记》第三缘农夫用"金杖"击落雷神的情节时,综合中国多篇志怪,以及《常陆国风土记》和《日本书纪》神代记第五段等文献关于"杖"的记录,否定了"金杖"是锄头或铁锹的陈说。她认为"金杖"可能是开垦农田并拥有其使用权的一种象征。不过,河野贵美子没能够解释"金杖"和陈鸾凤的"竹炭刀"究竟是何物。
《欧阳忽雷》讲述雷州池塘里面的雷神屡次害人。欧阳忽雷先将池塘的水排空,同时带众人一起放箭射雷电,后来雷电变为一条像蚕一样的蛇,用刀砍不动,用油炸不死,最后用熔化了的铁水才将其烧焦。该故事的雷神是以龙蛇的形象登场的。笔者认为,雷神被击败的首因是池中水被排空,雷失去了神力。因为《管子》卷二十说:"蛟龙,水虫之神者也,乘于水则神立,失于水则神废[8]92。而后来雷神终于被制服则是因为使用了铁水。进而,笔者认为"竹炭刀"不应该是竹子或竹炭制成的刀具,而是伐竹、烧炭时所使用的砍刀。《陈义》里面也有与《陈鸾凤》情节相同的故事,只不过没有具体姓名,所用的击雷武器只说是"刀"。从中国志怪中击落雷神的武器来看,基本上都是符合当事人身份或生活背景的工具。因此,从《日本灵异记》里面的农夫身份来看,他手持黄金杖"作田引水"似乎不合常理。而且,"金杖"是一种身份权利象征的说法也显得比较抽象。就击落雷神的武器多为铁器而言,"金杖"更可能是铁棒。农夫在作田引水时,可以用它撬开水渠中的石头或水闸,抑或类似章苟的小矛一样,可以防身。
二雷神的武器与古代经济生活
徐山曾指出,原始信仰中的雷神属于万物之神[9]。《陈义》里面明确提到雷州半岛的人祭祀雷神求雨。并且,每当"阴冥云雾之夕,郡人呼为雷耕。晓视野中,果有垦迹"。显然雷神被当做农业守护神来对待的。具有农业保护神地位的例子还有《杨道和》与《日本灵异记》第三缘,农夫都是在雷神行雨之时误伤对方。而且,农夫的雷神赐子后来凭借强大的力量,战胜了诸王,夺回了寺田灌溉权。这是雷神作为农业神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事实上,雷神还是手工业的守护神。从《萧氏子》里面雷神手持"金斧木楔",到《陈鸾凤》中的"短柄刚石斧",可见斧子是雷神的重要武器。但它又是"鬼斧神工"等手艺技巧的象征。例如卷394连续录有《集异记》的《徐智通》与《洛京天津桥》两则情节极为类似的故事。某人偶尔听到两个雷神谈论比试技艺的"计划",结果第二天果真如那个人所听说的,其中一位雷神将古槐(或者竹竿)劈成长短粗细一样的签子。由此可知,雷神的木工技艺非同小可。所以雷神也是竹木制造业的守护神。
雷神还是矿冶业的守护神。春秋战国时期古越国的重要史书《越绝书》卷第十一《宝剑》篇,记载了薛烛解释"纯钧"宝剑是如何被锻造的,"雨师扫洒,雷公击橐;蛟龙捧炉,天帝装炭。"[10]265-268可见,雷神确系锻造之神。不过从"雷公击橐"一句来看,雷神兼有风神的性格。而到了汉代,风神独立出来成为女性神,雷神一般是男性神。《雷民传》提到的"雷公墨",也被称作雷公斧。它应该是雷电过后燃烧后的木头碎片。从雷公能够屡次烧毁陈鸾凤的房子可见,雷神的火神性格也非常明显。所以雷神作为兼具水神、风神和火神三位一体的神,自然对矿冶业意义重大。
三雷神信仰与南越地区的矿冶业
雷州半岛以及整个南越地区盛产竹子。晋代学者嵇含在其书中一连提到了云丘竹、越王竹等6种之多[11]267。并且这些竹子与南越、交趾先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竹木加工工具里面,就有砍伐竹子和加工竹篾的弯刀、劈刀和刮刀等,可见当时的竹器乃或竹木加工技术水平比较高。同时,"数以百计的铁镞、铜镞,成捆的铁剑,还有铁矛、铁戟"等,已经令人叹为观止了,还有大型的铁器如铁鼎、铜鼎近20件。其中最大的两个铜鼎被确定为当地铸造的南越式鼎[12]222-230。由此可见西汉时期的南越国已经掌握了锻造铁器的技术。屈大均曾提到"伏波将军铸铁船沉于合浦"一事[6]435。"伏波将军"即东汉大将马援,合浦是今天的雷州半岛和广西一部分。从马援铸造巨大的铁船传说,也可查知当时包括雷州在内的南越地区已经掌握了炼铁技术。而到了明代,南越地区的冶炼技术已经是全国领先,"铁莫良于广铁"[6]408。
屈大均还说,"产铁之山,有林木方可开炉"[6]408,炼铁需要燃料。《越绝书》也已提到"天帝装炭"。而竹炭被视为最好的冶炼燃料。前文提到的薛烛还说:"善煅人炼好铁,生铤合炼成,令得八斤为足也。若欲穷其精理,当用竹炭。"[13]2968宋代文人陆游也说:"蜀又有竹炭,烧巨竹为之,易然无烟耐久,亦奇物。邛州出铁,烹炼利于竹炭。"[14]3458因此,综合南越地区竹木加工业以及铜铁锻造技术的发展情况,笔者认为陈鸾凤的竹炭刀就是伐取竹子,烧制竹炭时必备的工具。从欧阳忽雷用铁水把雷神烧焦的情节,也能看出雷神与锻造之间的密切关系。
可是,耐人寻味的是既然雷神是矿冶业的神,但是雷神却又畏惧铁器,容易被铁制农具或刀剑所伤。这可能是雷神信仰在多种文化中传承变异所致。除了锻造,雷神还是金属矿藏的守护神。《广东新语》记:"罗浮一洞,有大银版无数。有取二者,夜梦山神诃责。复纳还之。雷即震击此洞,塞以巨石,至今虽不复识。"(卷十五银)[6]404可见,雷神与山神有时是重合的。采矿者往往因为塌方而丧命,塌方的恐怖记忆引发人们对雷神的无限敬畏。
结语
《雷民传》、《太平广记》中发生于雷州半岛的雷神传说,与《日本灵异记》的第一缘、第三缘的关系非常紧密,这已经是学界的共识。但是,围绕雷神这一世界性的信仰,尤其对于它的农业神、矿冶业神格的研究,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笔者在此仅以雷州半岛雷神信仰为切入点,参照日本雷神信仰,简要地阐述了雷神与矿冶业之间的关系,浅析了包括雷州半岛在内的古南越国地区的经济文化史。
参考文献:
[1]沈既济.雷民传[M],王云五编.丛书集成初编版,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
[2]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7.
[3]出雲路修校注.日本霊異記[M],東京:岩波書店,1996.
[4]河野貴美子.日本霊異記と中国の伝承[M],東京:勉誠社,1997.14-20
[5]丸山顕徳.日本霊異記説話の研究[M],東京:桜楓社,1993.25-119
[6]屈大均.广东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何洁:雷州与雷神信仰--兼论《广东新语》与屈大均的民俗学史地位,上海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
[8]房玄龄.管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十二子》1986版:92.
[9]徐山.雷神崇拜--中国文化源头探索[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2:89-102.
[10]李步嘉.越绝书校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11]嵇含.南方草木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汉魏笔记小说大观版,1999:267.
[12]广州象岗汉墓发掘队.西汉南越王墓发掘初步报告[J],考古,1984(3):222-230.
[13]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2968.
[14]陆游.老学庵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笔记小说大观》2001版:3458.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