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简析银行会计事后监督体系的问题及建构措施

时间:2015-06-29 11:03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赵银萍 点击:
摘要:会计事后监督体系作为银行经营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对规范我国银行会计核算、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与水平、降低银行会计风险,保护资金的安全性产生着重要的积极影响。本文对银行会计事后监督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银行会计
  摘要:会计事后监督体系作为银行经营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对规范我国银行会计核算、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与水平、降低银行会计风险,保护资金的安全性产生着重要的积极影响。本文对银行会计事后监督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银行会计事后监督体系建构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银行会计事后监督体系问题措施
  一、银行会计事后监督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系统中分析模块功能与实际严重脱节。我国银行会计事后监督系统中分析模块功能未能够紧密结合实际:方面是无历史数据查询功能。受系统设置的影响,我国现行会计事后监督系统仍处于较落后原始状态,缺乏对历史数据的查询功能,不利于银行根据历史数据做更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另一方面监督系统报表内容无法满足监督分析的需求。通常情况下,银行监督报告表是对各项业务监督管理开展状况的详细记录,基于我国银行会计事后监督系统报表统计口径偏差现象较为严重,导致《会计核算质量情况比较分析报告表》等一系列统计报表严重脱离了实际,不利于实现监督系统的充分应用。
  (二)监督手段滞后。事后监督是随着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和业务运行、风险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中,先后经历了分散监督、集中监督和重点监督等三个比较典型的阶段。目前我国银行会计事后监督方式仍采用人工监督和计算机监督相结合,这种监督方式虽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单纯以人工监督方式的薄弱环节,但其也存在着较大的弊端。
  (三)银行对会计事后监督思想认识不足。我国银行对会计事后监督思想认识不足:一是银行尚未充分认识到会计事后监督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以至于会计事后监督体系实施积极性不高,重视力度不够,影响了监督职能作用的发挥;二是监督职责定位不明确。我国相当一部分银行的事后监督人员将工作重心放在日常会计核算业务的复审和检验上,对风险防范预防的精力和时间较少,大大削弱了会计事后监督体系应有的职能。
  (四)监督系统的操作型特征明显。无论是在集中监督阶段还是在重点监督阶段,业务复审的模式仍占主流,注重凭证、要素的规范性管理,所以在会计业务事后监督过程中虽然计算机科技力量不断加大投入运用,但还是需要大量的人员加入到网点业务核算的简单复查工作中。同时,由于业务监督的局限性,也影响了监督人员知识技能的不断提升,这样又反过来进步制约了事后监督风险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
  二、加强银行会计事后监督体系建构的措施
  (一)完善监督系统分析模块。一方面是拓展会计监督系统查询功能。即增设“历史监督数据查询”模块,由该模块承担对账户设置、登记簿记录以及系统参数设置的全面查询职责,保证银行能够更好的查询所需信息;另方面是建立健全银行会计核算的质量、监督情况报告表统计口径,确保每一个监督情况报告表均能在实际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