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京津冀一体化地提出,让“廊坊机遇”正在形成。对廊坊社会的综合治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要求。随着一体化的发展,廊坊原有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所以,探寻科学、系统的社会治理方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关键词:综合治理管理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表示,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是国家的个重大战略,可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廊坊位于京津走廊,其地理位置特殊,不论从廊坊的区位,还是机遇、规划和举措来看,京津冀一体化地提出和运转,对其都会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廊坊市目前社会综合管理模式
(一)管理模式单一模式的矛盾
近几年来,许多外来人口和农民工大量涌进城区。由于现有管理模式的单一,使得流动人口成为一把双刃剑。他们在廊坊市的建设和经济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外,因其群体的特殊性,会带来劳动就业、治安治理、文化教育、社会医疗等社会管理问题。
(二)公共服务总量与群众利益的矛盾
包括廊坊在内,我国很多城市都存在公共服务总量与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例如:就业问题、物价上涨过快、公共健身场所稀缺、绿地面积过小等。当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较弱时,就会导致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公共服务总量与群众利益之间出现失衡的现象。
(三)复杂的治安因素与片面化的矛盾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心开始向诸如廊坊这种中小城市转移,以偏概全的治安理解观念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面对纷繁复杂的治安因素,仅仅凭借公安机关和政法部门是远远不够,应该提倡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社会、全公众共同参与,以此实现综合治理。
二、廊坊市社会综合治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改革因素
城镇化的转型令农民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解放之后的生产力引发了“农民工潮”。在利益的推动下,涌进市区的大量人口使得原有配套资源呈现不平衡的状态,增加了社会综合管理模式平衡运行的难度。
(二)市民需求
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廊坊市社会综合治理的带来了一定的要求。随着改革的深入,市民的需求已经超出了原有社会服务的结构框架,治理体制、基本功能和运行机制开始不适应新的情况和新的需求,政府部门的责任和负担日益加重。
三、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加强廊坊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任务及对策。
(一)以基层建设为重点,完善组织机构建设
根据相关精神,基层建设应当由乡镇、街道牵头,整合基层稳定的各种资源,建立综合工作办事中心,积极发挥社会稳定、治安防控和基层服务的作用。
(二)排查社会矛盾点,加强治理力度
廊坊市处于转型期间,社会中会存在种种矛盾点。应当确立并落实排查机制,实行层层矛盾点排查,对矛盾纠纷较大的问题给予重点关注,并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化解。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实施联动,逐步从排查、预防、整治、通报、问责。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