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从“多余人”到“零余者”(2)

时间:2015-06-24 11:07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陆遇川 点击:
二、郁达夫的零余者 郁达夫在屠格涅夫的影响下,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零余者形象。除了《沉沦》里的旅日青年他,还有《银灰色的死》中的游子他和《春风沉醉的晚上》里的都市流浪者的我都是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代表。
  二、郁达夫的“零余者” 
  郁达夫在屠格涅夫的影响下,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零余者”形象。除了《沉沦》里的旅日青年“他”,还有《银灰色的死》中的游子“他”和《春风沉醉的晚上》里的都市流浪者的“我”都是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代表。 
  作为“零余者”形象的代表,小说《沉沦》中的“他”是一位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正如跟其他“零余者”一样,他对现实有着自己的看法,他清楚的知道,出身平凡的他必须要走学习,回国,娶妻生子,加官进爵,光宗耀祖这条世俗的路。可是“他的忧郁症越闹越甚了”[3]。由于作为弱国子民,在日本求学,受到周遭社会无形的压迫,觉得在日本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内心充满自卑和不满。他渐渐开始沉沦,开始在酒馆和妓院寻求慰藉。他虽然自身不甘沉沦,而他缺乏斗争的精神和勇气,又感觉无力改变现状。他内心又极具自尊,那在异国只能不断封闭自己,使自己越发沉沦。最终对生活彻底失去信心而又极度渴望祖国富强的他,遥望祖国后,在茫茫大海中毁灭自己了。“零余者”的内心往往具有忧郁、软弱、敏感、孤傲和自卑的特点。他们除了物质上拮据,而精神上也极度贫乏。他们虽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但在社会现实因素下,他们却没有实现这种愿望的毅力和行动,所以他们注定成为孤独漂泊的“零余者”。 
  三、两者异同 
  “零余者”与“多余人”两者相比有很大的相似性。“多余人”与“零余者”都是当时社会中的失败者。他们目睹残酷的社会现实,想要改变现状追求新的生活,但是他们都在行动上表现的懦弱,终究没有获得成功。他们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在社会上都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像是游离社会的人。 
  两者还有所不同,“多余人”多是理想与现实脱轨的贵族知识分子,而“零余者”多为出身平凡,从来没有能力改变自身命运的飘零者。“多余人”与“零余者”所处的时代土壤也不同,“多余人”是在俄国沙皇专制,贵族社会一步步走向衰弱的背景下出现的,他们的“多余”更多的是他们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他们虽然不愿与世俗同流,但是他们自身的消极导致了他们的失败,无所作为;而零余者是在民国草创,国家贫弱时期产生的,他们更多的遭到社会的挤压,本身无力反抗这个社会。所以两位作家对他们所塑造的主人公的感情倾向也不同。屠格涅夫除了对自己塑造的人公予以同情外,更多的还有嘲讽与批判。而郁达夫更多地认同和同情自己的主人公外,这也与郁达夫小说的主观叙事的视角有关。 
  通过对“多余人”和“零余者”两者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 形象影响了郁达夫的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郁达夫受到触动和启发,创作出中国式的“零余者”。“零余者”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人物形象,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各民族文化具有相通之处,可以相互借鉴,从而共同促进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郁达夫.郁达夫文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 
  [2]王福和.郁达夫小说中的屠格涅夫影响[J].名作欣赏,2013(6). 
  [2]郁达夫.沉沦[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