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共同的情感皈依
在张岱先生的《陶庵梦忆》的卷三《湖心亭看雪》一文中,描述的是作者住在西湖时,恰逢西湖大雪。作者在这样的情境中夜晚驾一小船,独往湖心亭看雪的过程。而对于当时景物的描写则更是让人心驰神往:“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最后舟子的喃喃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用侧面描写表现作者在这次赏雪过程中的审美愉悦,而与另一金陵人士的相遇与共赏,并在离去之时没有与这位文人进而相交的想法,表现出的是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作者在《陶庵梦忆》的集子中,多数是这样的对于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欣赏之意。半夜赏雪,不管时间的限制,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欣赏自然中难得的美景,正是与魏晋名士的寄情于山水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在《儒林外史》中,作者更是用直接的笔触,辛辣的描绘了一幅与曲水流觞的高雅画卷完全不同的图景,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在想象的过程中,产生出一种完全别样的意味。在第十回当中,描写的是喜宴的场景,但在这个场景中,读出的不是欢喜和乐,而是一些矫揉造作。作者在描写为庆祝结婚而唱戏的过程中,进行了这样的描写:“管家叫一声‘免’,副末立起......爬起就从新郎身上跳了下去,把簇新的大红缎补服都弄油了。”这样的一个小细节,给整个的婚礼场景增添了一些哭笑不得的的内容。本来宾客在言笑晏晏,看戏吃酒,喜庆欢乐的情节给人一种身心愉悦的感受,但突然出现的一只老鼠,让这样的感觉当然无存了。在描写婚礼的过程中,没有费很多的笔墨描绘喜庆的新人,着重刻画的是宾客的吃相和当时的氛围。如果没有这样比较煞风景的小细节的出现的话,那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可能是另外的喜庆婚礼了。但是没有那样的描绘,在这样的细节中,让读者从舒爽的感受中跳出来,体会到的是一种让人烦躁却无法表达的感受。在叙述的过程中,先从感觉入手,接着让人物进入读者的视线,在这样层层递进的用与魏晋名士相反的品行更加衬托出了作者对于他们真正的倾慕之意。
五、总结
吴敬梓和张岱,在自己的作品当中,不由自主地朝着一种放任旷达的态度迈进,也在有意识地用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在他们的共同点来看,是对于舒爽自然文风和人文的追寻和渴求。而从其不同的方面来看,二者采用的不同的表达方式,则是理智和情感的一种对立和碰撞。吴敬梓用理智的态度,用辛辣的笔触,直接地对于现实儒林阶层进行了讽刺,让人很清晰地看到了一幅儒林百态图卷。而张岱则将自己的情感发挥的淋漓精致,让自己在“梦”中实现自己的生活画卷的展现,正如“十年一觉扬州梦”一样。情感的表达在文学创作中占据了上风。无论是理智还是情感的表达,都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作者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文学作品也不愧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著。
参考文献:
[1]阎嘉主编.文学理论基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2]李汉秋著.儒林外史的文化意蕴[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3]谢谦主编.中国文学 明清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苏州: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5] [奥]弗洛伊德著,吕俊等译.释梦[M].苏州: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6] [明]张岱著,云告点校.琅嬛文集[M].长沙:岳麓书社,1985.
[7] [明]张岱撰,马兴荣点校.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M].北京:中华书局,2007.
[8]名家解读儒林外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9] [清]吴敬梓,著.儒林外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