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西南、西北民居建筑的比较分析(2)

时间:2013-07-23 09:19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李晟 李方 点击:
2.2西北汉族民居营造及选材特色 梁柱式结构的横向承重体系表现在西北民居当中主要为合院木构架建筑。西北的木构架建筑形式是与北京四合院相类似的一种合居,有着严谨的轴线序列关系和固定的布局,它的主要特点为:

  2.2西北汉族民居营造及选材特色

  梁柱式结构的横向承重体系表现在西北民居当中主要为合院木构架建筑。西北的木构架建筑形式是与北京四合院相类似的一种合居,有着严谨的轴线序列关系和固定的布局,它的主要特点为:内柱高于外柱,梁柎后尾及顺柎串插入内柱,顺砖的方向有顺脊串、顺身串、腰串等联络各柱,从而使木结构架联结成整体的框架。但这种形式与大型宫殿的梁柱做式有所不同,如当房屋尺度大的时候可以增加主要脊柱和架椽,外檐架设斗拱,室内不用平棋,作彻上明造,因而在梁枋的交接处都有斗拱、雀替、驼峰等加固并美化;梁柎可以做成直梁也可以做成月梁,屋顶可做重檐及夏两头转角造。

  这些做法表明:木构架建筑是以柱梁作的结构体系为基础,吸收殿阁式的加工和装饰手法形成的一种官式架构类型。还有一种独有的拱券式承重形式就是西北的窑洞建筑,这类建筑在挖掘的时候采用拱券形式的窑顶来分散土层的压力,以支撑建筑本身的空间。具体营造方法为:砌窑帮,就是用砖石砌窑洞两侧的直立墙壁。圆照背,就是在后部垂直窑帮墙上确定拱形曲线的砌筑技术。因为砌拱过程需要两侧同步依照背曲线成拱,故常采用双心园半径的"圆尺",以此提高拱顶的高度,使拱顶接近抛物线形,受力更合理。

  三、建筑技术构成建筑形式的典型案例

  3.1西北窑洞民居的减灾智慧与黄河之上的"遇水不倒屋"

  黄土高原上的生土建筑窑洞民居,其优越的防震、防火等减灾功能和长愈百年的使用寿命,不但取决于科学的拱券结构和施工方法,也取决于选址的区位、层位、水文地址条件和土质结构。黄土高原按地址年代的早晚,分为古黄土、老黄土、新黄土以及现代黄土。其结构、湿陷性、干密度、粘结性有很大的差别。人们根据常年的开凿经验,选择新黄土层作为开挖的层位,原因是:新黄土层呈垂直节理,松软有大孔,湿陷性较强,土层较厚。因此,陕北中部和山西吕梁山区处于黄土沟谷地段的梁峁丘陵和残源丘陵地带,人们利用切割深、落差大的有利条件,选择在半山腰和山脚下挖窑洞。陕西、山西临汾两地则多在礓石层下进行开挖窑洞,这样坚固耐用的土层对于抗震具有较强的承受力。同时由于所在土层的密度也使火灾不容易发生与蔓延。

  西北地区的黄河在历史上频频决口泛滥,导致黄河下游已成悬河,世代居住在黄河沿岸的民众,在水患频发的的生态环境中求生存,形成了独特的民居建筑智慧。当地人根据常年和最高水位、地面排水情况选择高埠建房或高筑房台,以土夯筑,栽树加固。在黄泛区域,民居多建成小开间的"遇水不倒屋",以大石块做墙基,以木柱支撑梁檩,枱椽榫卯咬合结实,屋顶覆盖苇箔、草泥、墁碱土、石灰,用土坯、草把做围护墙,遭遇洪水冲刷后,土坯粉化、土墙倒塌,而石基、木柱和屋顶构成还尚存,避灾而返的民众可以再以土坯、草把筑墙,迅速重建家园。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