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大同古城传统民居的发展策略(2)

时间:2013-07-23 08:55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李晟 李方 点击:
二、古城历史街区的社会文化因 2.1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对街区空间形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礼制观念的影响尤为突出,传统街区的空间构成烙守礼制规范,严格讲求方正端庄,中轴对称,具有明显的秩序性与中心性。 2.2场

  二、古城历史街区的社会文化因

  2.1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对街区空间形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礼制观念的影响尤为突出,传统街区的空间构成烙守礼制规范,严格讲求方正端庄,中轴对称,具有明显的秩序性与中心性。

  2.2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由诺伯特.舒尔茨提出,是指人们与城市空间的联系使得特定的城市空间形成某种内在的力量,其产生成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传统街区的空间结构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相对稳定,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社会关系,促成了丰富的社会活动并滋生出社区凝聚力。

  2.3令日里交往

  在传统街区中,邻里关系受到文化传统、街巷空间、居住环境、交往需要等诸多元素的影响。生活在同一街区的居民往来频繁,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交往的时间、地点、对象、方式,易于培养相同的生活观念和共同的兴趣爱好,形成良好的邻里关系和融洽的社区氛围。

  2.4认同感与归属感

  传统街区有着连续和内聚的空间形式,并形成易于识别的公共领域,绵延曲折的小巷和宽阔开敞的戏台交融在一起,充满了生机和吸引力,使社区居民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鼓楼街区民居的更新发展策略

  3.1规划范围

  鼓楼街区的保护边界划定以鼓楼东西街为基准,向街道两侧辐射,根据建筑形态的相似性与关联性划定保护改造范围,重点保护修缮典型的建筑形态,将具有标志性的官式建筑、建筑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居建筑划入保护控制区内。规划范围内总建筑面积88000可,住户1737户,沿街院落65处。

  街区内距离主要道路较远的区域设为风貌保护控制区,作为下一期的保护区范围。从而形成由原始保护区向外范围逐渐扩张的趋势,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街道两侧第一层面的保护区内,除保留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外,根据单体建筑的具体文化价值和道路景观的环境规划拆除部分价值不高的建筑,以提升街道的整体品质。在第二层面的规划上,根据场地现状及定向改造要求,依照不同商业业态的建筑改造、重建导则进行改造、新建,以维持街区的整体风貌。

  3.2动态保护

  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它的动态性体现在传统建筑的使用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上。传统建筑不仅具有文化情感和象征意义,还具有使用价值。合理利用传统建筑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有助于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需要一方面改善基础设施,拓展使用功能,美化居住环境;另一方面改进街区模式以适应邻里关系、生活节奏的变化。历史街区的存在意义必须立足于现实需要,开创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理念,进而形成新的文化凝聚结构,嵌入到整个文化复合体的价值网络中。

  在鼓楼街区的改造过程中,可根据其空间格局、周边环境、文物情感价值及经济社会环境等,采取分期、分区,小片改建的动态保护策略。这种方法可以针对街区环境作出细致的研究判断,把街区的更新尺度置入有限的范围,遵循原有的城市肌理及演变规律,使插入建筑与整体环境有机协调,从而保持传统空间的有机秩序和历史延续性。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