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探析唐代咏史诗折射的开明意识(2)

时间:2013-07-23 09:42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核心期刊网 点击:
二、对起义领袖敢于肯定和赞美 汉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热情歌颂人民对暴力统治的反抗,并把秦末起义领袖陈胜和项羽分别列入世家和本纪,充分显露了他卓立不凡的政治见解,达到了后代正统史家所
  二、对起义领袖敢于肯定和赞美
  汉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热情歌颂人民对暴力统治的反抗,并把秦末起义领袖陈胜和项羽分别列入"世家"和"本纪",充分显露了他卓立不凡的政治见解,达到了后代正统史家所不可企及的思想高度。唐代文人继承了司马迁对农民起义的进步观点,在诗歌中对陈胜进行了肯定和颂扬。韦楚老《祖龙行》以"陈胜城中鼓三下,秦家天下如崩瓦"的诗句,形象地再现了起义军势如破竹的巨大声威。胡曾《咏史·陈涉》云:"秦法烦苛霸业隳,一夫攘臂万夫随。王侯无种英雄志,燕雀喧喧安得知?"则完全取材于《史记·陈涉世家》。诗人巧妙地把陈涉的两句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融入诗中,充分肯定了陈胜的胆识和功绩。项羽在楚汉之争中兵败垓下,自刎乌江,其悲壮人生引起了唐代文人的广泛关注。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写道:"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用豪纵遒劲的笔调刻画出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形象。于季子"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咏项羽》),胡曾"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乌江》),则在同情其失败命运的同时,歌颂他死得磊落壮烈,不失英雄本色。
  唐代文人不仅歌颂古代的起义领袖,而且对隋末农民起义的首领进行了赞美。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中有一首凭吊李密的诗,诗中写道:"亿昔大业时,群雄角奔走。伊人何电迈,独立风尘首。传檄举敖仓,拥兵屯洛口。连营一百万,****如何有。方项终比肩,乱隋将假手。力争固难恃,骄战何能久?若使学萧曹,功名当不朽。"诗人用赞叹的笔调描绘出李密在中原逐鹿的隋末起义浪潮中,连营百万、威震天下的英武形象,痛惜其恃勇骄战、雄图中夭的命运,完全可以和司马迁描写陈胜、项羽的气概相媲美。唐代诗人在诗歌中提到隋末起义军时,往往以"群雄""英雄"称之。如杜甫《行次昭陵》云:"旧俗疲庸主,群雄问独夫。"《重经昭陵》道:"草昧英雄起,讴歌历数归。"这种称呼在当时整个文坛都很盛行。李百药《皇德颂》写道:"定群雄之逐鹿,拯方割之为鱼。"杜光庭《虬髯客传》中叙述李靖之话时也提到:"天下方乱,英雄竞起。"唐代诗人敢于歌颂起义领袖,和唐朝统治者的远见卓识密切相关。据《通鉴·贞观七年》记载:"春正月,更名《破阵乐》曰《七德九功之舞》。太常卿萧上言:'《七德舞》形容圣功,有所未尽,请写刘武周、薛仁杲、窦建德、王世充等擒获之状。'上曰:'彼皆一时英雄。今朝廷之臣,往往尝北面事之,若睹其故主屈辱之状,能不伤心乎?'"唐太宗称起义领袖为"一时英雄",从而更好地团结了各路义军的臣僚。可见唐朝的君王虽然对隋末起义的镇压毫不留情,但在言论上却对起义领袖有所宽容,并不以"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所以诗人也就能够大胆地对起义者寄予同情和肯定。
  三、对个性女子寄予同情和理解
  唐代诗人在女性问题上,也反映出一种开明解放的观点。汉代卓文君爱慕司马相如的才华,不顾封建礼教的束缚,毅然与之私奔,成为我国古代着名的自由恋爱故事。当唐代诗人凭吊古迹,缅想历史时,常常情不自禁地为之挥毫咏叹。卢照邻"云疑作赋客,月似听琴人"(《相如琴台》)采用寓人于景的表现手法,李贺"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咏怀二首》之二)则直接再现人物活动,都展现了一幅甜蜜恩爱的生活画面。杜甫寓居成都时,也留下了美丽动人的诗篇:"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琴台》)诗人一开始就指出相如晚年因病闲居茂陵时,仍然挚爱着卓文君,则此前的恩爱更不待言说,可见他对于《西京杂记》中"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的传闻是不以为然的。酒肆、琴台的遗迹,又使人联想起相如文君当年大胆潇洒、充满情趣的生活。而文君光彩照人的形象仿佛闪现在野花蔓草之中,更引人进入一种富有浪漫色彩的遐想境界。"归凤求凰"出自司马相如的《琴歌》"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颉颉颃颃兮共翱翔",相如正是凭借此曲表达对文君的执着爱情。诗人引用这一典故,表明了自己对他们追求自由爱情的理解和肯定,并流露出不见古人的惆怅。唐代诗人热情歌咏相如文君的爱情,正反映出他们蔑视束缚、热爱自由、追求幸福的洒脱生活态度。徐陵《玉台新咏》收录古辞《苏小小歌》云:"我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据《乐府广题》记载:"苏小小,钱塘名娼也,盖南齐时人。"苏小小虽然沦落风尘,但却是个品貌出众而又多情多义的才女,不幸在十九岁时就悄然离世,后人遵其遗愿,埋香于西泠桥畔。唐代多位诗人感其身世,挥毫作诗。温庭筠称她是"水中莲子怀芳心"(《苏小小歌》),以出污泥而不染的莲子,比喻其灵魂的纯洁。张祜"中擘庭前枣,教郎见赤心""不知谁共穴,徒愿结同心"(《题苏小小墓》),一方面赞美其爱情的坚贞,另一方面同情其悲凉的命运。李贺《苏小小墓》尤为着名,诗云:"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诗人根据古乐府的内容,结合墓地的景物,塑造了一个美丽多情的鬼魂形象,创造出凄迷空灵的艺术境界,并对她的痴情和不幸表示了深沉的慨叹。唐代许多诗人都与风尘女子有过交往{2},在咏叹苏小小的诗歌中,正反映出他们对这些女子的理解和同情,这与一味视其为玩物的腐朽意识显然有着天壤之别。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