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多使用的浓度为1%利多卡因进行SGB,有报道[3]称喉返神经阻滞、膈神经、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药毒性反应时有发生,严重者有药物误入椎动脉或通过神经根外延的硬膜囊进入蛛网膜下腔时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造成抢救极为棘手。局麻药的最低麻醉浓度与神经纤维的粗细有关,有时只需要极低的浓度就能起到阻滞作用[4]。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为有髓鞘的B纤维,直径小于3μm,节后纤维是无髓鞘的C纤维,直径仅有0.3~1.3μm,因此,用于浸润麻醉或静注区域阻滞的0.25%~0.5%浓度的利多卡因即可阻断交感神经的传导,达到治疗目的,并降低并发症的出现率及减轻其严重程度[5]。有报道[6]将生理盐水6~10ml注入星状神经节周围,也可产生一定阻滞效果,可能与局部刺激、压迫等阻滞了星状神经节的功能有关。本组临床证实0.25%浓度的利多卡因SGB霍纳征有效率虽不及其他两组但仍可出现。
局麻药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除了与操作技术有关还与局麻药的剂量呈正相关。本组SGB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7],分析发生并发症的机制可能为:声嘶为喉返神经阻滞的表现,针尖过于靠近内侧或退针过多将药液注入椎前筋膜所致,但较低浓度利多卡因组声嘶的持续时间均较短[8];咽部不适感可能由于液体容量较大和筋膜的限制扩散作用,液团造成周围组织的压迫和移位所致,三组所用液体容量均为10ml,故三组间比较出现咽部不适感的症状无明显差异[9]。上肢异常感觉为针尖刺入过深进入横突间,刺激到脊神经所致,一旦出现此反应则立即退针重新穿刺寻找骨质感;此两种并发症为穿刺技术因素所致,故三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与局麻药相关的并发症是0.75%利多卡因组的2例头晕,在排除体位及精神因素,可能为颈部血管丰富,局麻药吸收过快或渗入血管引起[10]。
综上所述,使用三种浓度的利多卡因均可阻滞星状神经节,对生命体征无显著影响,浓度的降低使并发症的严重程度降低,即使发生中毒、高位硬膜外阻滞或脊髓麻醉,抢救也较容易,增加了SGB的安全性,0.25%~0.5%利多卡因10ml,注入总剂量25~50mg,远低于发生毒性反应剂量,尤其适合年老体弱、心、肝、肾功能减退的患者[11]。0.25%利多卡因组SGB有效率较低,持续时间较短,权衡SGB安全性及有效率,建议SGB以0.5%利多卡因较适宜。
参考文献
[1]陈金生.星状神经节阻滞的局麻药与浓度[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8,4(2):147.
[2]邓芳,张勇军,卫法泉.星状神经节阻滞作用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5(16):300-301.
[3] 刘小立.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法与用药[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8,4(2):85.
[4]牛爱清.星状神经阻滞应采用低浓度局麻药[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8,4(2):148.
[5]史本龙,詹朝双.星状神经节的解剖学研究[J].解剖与临床,2010,15(3):155.
[6]Kimura T,Nishiwaki K, Yokota S,et al.Severe hypertension after stellate ganglion block[J].J Britishi Anaesthesia,2009,94(6):840-842.
[7]孙瑞卿,王韵,万有,等.神经源性痛的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3,9(2):105.
[8]周俊,周易.颈中下神经节阻滞并发症120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8,21(10):33.
[9]Ates Y,Asik I,Ozgencil E,et al.Evaluation of the longus colli muscle in relation to stellate ganglion block[J].Reg Anesth Pain Med,2009,34(3):219.
[10] 栗志兵,牛丽娟,牛爱青,等.2420例20000次星状神经节阻滞临床总结[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9,5(4):263.
[11]代明安,李硕彦,秦玉翰,等.星状神经节阻滞并发症浅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7):131.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