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益气扶正法治疗急性脑梗塞作用浅析

时间:2015-05-25 11:01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李燕梅等 点击:
【摘要】探讨急性脑梗塞期运用益气扶正法在稳定缓解病情、防治并发症中的作用,为中医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提供临床参考思路。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中医药疗法;益气扶正 大面积脑梗塞是由脑动脉主干突然闭塞,侧枝循环难以及时充分地建立,而致脑组织
  【摘要】探讨急性脑梗塞期运用益气扶正法在稳定缓解病情、防治并发症中的作用,为中医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提供临床参考思路。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中医药疗法;益气扶正 
  大面积脑梗塞是由脑动脉主干突然闭塞,侧枝循环难以及时充分地建立,而致脑组织广泛坏死或软化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或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其年发病率在10~20/10万,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0%左右[1],具有起病急、进展快、致残率病死率高、预后差及治疗困难等特点。其病情急重,容易出现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因此,目前探讨大面积脑梗塞急性期如何稳定缓解病情、防治并发症、提高生存率是中西医临床工作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来笔者在临床上通过观察发现,在大面积脑梗塞急性期,通过中医益气扶正法的实施在稳定病情、防治并发症方面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1急性大面积脑梗塞的病机特点 
  急性大面积脑梗塞的形成多是由于长期高血压等致颅内大脑中动脉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血管狭窄、闭塞而发病,或因颅外段颈动脉斑块形成导致的狭窄以及斑块脱落阻塞相应的血管而形成;其次为心源性栓塞,如房颤、心瓣膜病变等。既往有研究显示急性脑卒中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高,其次为泌尿道[2]。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也是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急性期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达25%[3],一般在发病24h内出现,是病情凶险的重要标志。一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则脑部灌注不足,会进一步加重脑部损害。由此可知,在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中,并发症极易出现,并影响病情的进展。 
  急性大面积脑梗塞属于中医“中风”、“神昏”、“昏蒙”等范畴,其发病以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本,风火痰瘀致病为标;而气虚贯穿其病情发生、发展的始终;急性期风火痰瘀蒙蔽清窍、阻滞肢体经络而致患者出现不同水平的意识障碍、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虽为实邪致病,但邪易伤正,加之急性期患者进食量少、机体消耗大,使气虚在病情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火热所致者,火热之邪侵入,热淫于内,迫津外泄而致津亏气耗;因痰瘀所致者,痰瘀阻滞经络、脉道,使气的运行受阻进而影响气的生成;其气本虚,火热痰瘀的影响会使其虚之更甚,则气宜虚,邪宜深,使得病情容易进展。“肾为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气之主”,气与肺脾肾三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故《灵枢·五味》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气虚会直接影响到肺脾肾的功能:肺气虚,卫外不固,不能抵御外邪,肺气失其宣发速降之功能,而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肺系疾病的发生;脾气不足,则统血功能失调,致血液不循脉道运行而溢出脉外,导致呕血、吐血等胃肠道疾病的发生;肾气不足,气化功能失调,浊液停聚于肾与膀胱失其气化,而致尿频、尿急等肾系疾病的发生;另肾为先天之本,肾气不足,则元气生理功能失调,从而影响到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大肠传化糟粕与肺气的肃降、脾气的运化、肾气的蒸化有密切的关系,气虚之时,其作用减弱,糟粕不能通过肠腑而排出体外,反之,糟粕之浊气上蒙清窍会进一步的加重病情。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