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有以人为本的思维。互联网虽然以技术和商业为驱动力,但依然要以人为核心。互联网打破传统的一对多传播模式,它融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为一体,是点对点、多对多的去中心的网络化传播模式。这种模式要求以人为中心。
以人为本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平民化。互联网是大众化的媒体,其内容若还是单一的宣传与灌输,与大众保持疏离关系,那么其效果可想而知。因为互联网上的传插者与用户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所以其内容要为大众所接受,要符合大众的立场。二是要有人情味。互联网具有人际传播的技术特点,它是点对点的网络传播方式。但网上又有众多的孤岛,需要通过点与点的连接,把那些情感和兴趣相似以及价值观相似的人群彼此结合起来。因此,互联网的内容要符合大众的喜怒哀乐。三是要个性化。互联网具有自媒体的性质,这就要求其内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价值观,以此来吸引相似的群体,并形成粉丝文化。如《逻辑思维》中的罗振宇是一个睿智、幽默、求真、敢说的罗胖形象,《晓说》中的高晓松是一个睿智、不羁以及博学的天涯客形象,《老梁故事汇》中的梁宏达是一个睿智、调侃、亲和、博学的大哥形象。他们个性鲜明,具有出众的表达能力,所讲的内容虽然可能似曾相识,但却能旧瓶装新酒,在关键处总能画龙点睛,直抵人心。
网络中的传播者若能贴近大众,与大众情感共鸣,具有鲜明的个性与价值观,就可以凝聚大量粉丝。粉丝是品牌忠诚的用户,也是品牌的捍卫者。粉丝若认同某品牌,他们就会主动连接其内容,并通过微信、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络与其好友分享。
三要有共享的思维。信息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共享,即你我他可共享一个信息,而不改变其性质。传统媒体是通过稀缺的内容资源来获得利润,而互联网建立之初的游戏规则是免费,这对传统媒体依靠出售其稀缺性内容资源的商业模式形成了极大挑战。传统媒体跨界后,若依循传统思路,打造网络报纸的收费模式,忽视用户的消费习惯,就往往会碰壁。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比较,在内容制作上有自己的优势。但在跨界后,那种内容为王的思维就需要调整,得按照互联网的传播方式打造信息。同时,传统媒体跨界后也要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既然传统的内容为王的收费模式行不通,那么如何打造广告价值链,就成为其商业模式经营时的关键要素。学界认为,跨界后媒体由以往关注内容收费转为关注服务收费,即在互联网上可不收费,但把内容第一时间推到你的手机平台、电子阅读器终端是可以收费的,并着重关注移动互联网的价值链打造。⑤
传统媒体跨界的动力源于技术,而技术带来的不仅是操作层面的变化,还有思维方式的改变。其跨界后,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去打造传播、渠道、供应链以及价值链层面,改造其组织构造和企业文化,这才是其转型的要义所在。
注释:
①陈雪频.《定义互联网思维》《上海国资》,2014年第 2期.
②许璐.《互联网思维的矛盾论》.《广告大观》(综合版),2014年第 4期.
③董军.《小米成立3年寻找新支点》《中国经营报》,2013年7月20日.
④ 寻空 .《互联网思维之连接一切》.http://www.tmtpost.com/81673.html.
⑤ 童铘.《关于跨界的12条微博》 《新闻实践 》,2010年 第8 期.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