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师哲为什么与众不同以平视的角度看待伟人(2)

时间:2015-05-18 10:11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李海文 点击:
师哲的四个特点 师哲,1924年加入共青团,1926年加入共产党,为革命奋斗一生的老同志。这样的老同志很多,到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还有800个大革命时期入党的同志,为什么他会与众不同? 随着我与他交往越深,对他越
  师哲的四个特点 
  师哲,1924年加入共青团,1926年加入共产党,为革命奋斗一生的老同志。这样的老同志很多,到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还有800个大革命时期入党的同志,为什么他会与众不同? 
  随着我与他交往越深,对他越了解,才渐渐找到答案。这固然和他的天性、陕西人的倔强、耿直性格有关,更主要与他在苏联学习与工作15年的经历有关。20岁到35岁正是一个人精力旺盛,求知欲强,确定世界观、蓬勃发展的岁月。他长期在国外生活,深受异国文化的影响,养成了西方的思维习惯。这就是民主、平等、开放。 
  他那独特的视角,与他在共产国际工作,回国后在中央机关工作18年的经历有关。1938年秋,他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任弼时秘书。1940年受共产国际派遣回国参加七大,准备七大后回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那时,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这年春,他随周恩来、任弼时一起回到延安。因战争原因,七大召开的时间一推再推,他以任弼时的秘书身份留在延安,在毛泽东、任弼时的领导下负责中苏两党往来的具体事务,翻译来往电文。他参加延安整风,在中央社会部、陕甘宁保安处工作,任一室主任等职务。七大后任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1948年任政治秘书室主任。这18年在毛泽东、任弼时领导下工作,近距离观察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彭德怀、张闻天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熟知他们的性格、思维特点和他们之间关系的微妙之处。 
  他和中共中央领导人一起经历了中苏关系由蜜月到产生分歧的过程。1956年中苏关系开始发生变化,1957年1月他主动向邓小平、刘少奇提出离开中央,到山东任省委书记处书记。拿到火车票,他才去向毛泽东主席告别。他对苏联一直坚持自己的看法,有人说他是亲苏派。其实,他对苏联、斯大林既不是完全肯定,也不是完全否定。他因在苏联生活15年,对苏联的优点、缺点有较深刻的认识。《师哲回忆录》在中苏关系特别好的时候不能出版,因为他讲了苏联的不少缺点;在中苏关系恶化时也不能出版,因为他讲了苏联的许多好话。只有在中苏关系正常化时才能出版。1990年、1991年正是恰当的时机,真是天助人也。 
  第三个原因,他在苏联学习时,能用俄文直接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央编译局局长、外文出版社社长,领导筹建俄语学院(第一外语学院的前身)。中央编译局的任务是编辑、翻译马列著作,先后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文革”前印了几十本,没有出全)、《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