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专业党史研究近30年,采访过数百位领导同志,有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部长、将军们,当他们谈起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领导下工作的情景,话语间充满了崇敬之情,往往以仰视的角度回顾历史。师哲则不然,一贯以平视的角度看待、评论老一辈领导人。他在耄耋之年,患轻度中风行走不便,但是精神矍铄,头脑清楚,文思敏捷,一谈就是四五个钟头,滔滔不绝。独特的思路,机智风趣的语言,脱口而出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引人入胜。我常常听得入迷,忘了记录。
回忆录成稿始末
“文化大革命”后期,经博古夫人张越霞介绍,我与师哲的夫人周惠年及其子女相识,并了解到师哲是大革命时期的老同志,在苏联学习与工作15年,回国后长期在中共中央担任俄文翻译,随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等出访苏联等国,是中共中央与苏共中央之间往来的见证人,便十分想见他。但师哲于1962年后一直隔离审查,当时关在秦城监狱尚未出狱。
1975年5月,得知师哲从监狱出来流放到陕西扶风。8月,听说他为了解决自己的政治结论问题回到北京住在福绥境,我登门拜访。这时他已是70岁的老人,动作敏捷,待人热情,一见如故。那时正是和“四人帮”斗争激烈的年月,限于当时的政治气氛,我们没有涉及50年代的中苏关系,但是他谈锋甚健,话语中充满乐观、机智,整整谈了一个上午。他送我出门时,叮嘱我说:“年轻人,要警惕啊!”他这句话意味深长,包含了多少经验和教训。这次见面,他那鲜明的性格,犀利的语言,敏锐的目光,独特的看问题视角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11月,政治形势突变,开始批判右倾翻案风,他无功而返,不得已回到扶风。
1982年,师哲分配到社会科学院苏东研究所任顾问。他终于有条件可以回溯那段历史。他给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写信,提出此要求,得到同意,但是批示上说,写好后存中央档案馆。
回忆录很快写好,交中央档案馆保存。1986年师哲患脑血栓,脑力虽未减,但行动不便,一切力不从心了。81岁高龄的老人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自己的回忆录问世,便将他保存的回忆录草稿交给我。
师哲患轻度中风,但是头脑清楚,一谈就是四五个钟头,滔滔不绝。
我以他的文字和口头的回忆为基础,借中央文献研究室的鼎力相助,得以查阅了大量有关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的档案资料,查阅当年的报刊,核对史实,订正、补充、丰富史实。并对史实进行分析、归纳,增加了历史背景及对人物、事件分析的阐述。
师哲是个性情中人,他时常发表一些惊人之语。我们从内容到叙述都不能求全责备,但是所述事实力求不违背历史;不发表不当的、过激的观点。
我们尊重师哲,凡是他不可能知道的事情,即使查到资料也不增加,凡是他不同意的观点和史实都不用。例如:他坚持苏联从未劝过中国共产党划江而治,现已被外交部接受,见《外交风云录》余湛等人的文章。他回忆1950年10月周恩来访苏,向斯大林提出不出兵朝鲜,已为彭德怀传记组同意。他认为毛泽东与江青结婚,由朱德出面提出约法三章,至今对此事有不同的说法。但是,作为当事人,这种说法应予保留。他认为林彪1942年回国后直接从西安到延安,而实际是林先回到延安而后才去重庆。对于与事实不符而他又坚持的,我们都尊重他的意愿照实写下来,而在注释中加以说明。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