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有离开历史舞台的那一刻,纵使那些缔造了历史的巨人。
被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的李光耀于2015年3月23日凌晨3时18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去世。这位新加坡“国父”去年9月度过了91岁生日,今年2月5日因严重肺炎入院治疗。
在这个弹丸小岛以外的全世界,可能没有人比中国人更加关心这位退休多年的政治人物。除了因为他是华人,更因为他所留下的饱受争议的“新加坡模式”。
李光耀曾动情地说过,“新加坡是我的亲骨肉,如果有人做出了什么对新加坡不利的事情,我在棺材里看到都会跳出来。”现在是为他盖棺的时候了。
“小国中的大人物”
作为独立后的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从1959年开始统治这个东南亚岛国长达30年。在他的领导下,新加坡从日薄西山的大英帝国治下的一小块贫穷落后的殖民地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经济体之一。纵观人类历史,我们都很难找到第二个像新加坡这样仅用了一代人时间就从最不发达世界跃升为最发达世界的奇迹——而且,它几乎没有任何资源和腹地,连维持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淡水都要从对它深怀戒心的邻国马来西亚购买。
正是因为这样的神奇故事,李光耀在当今世界上赢得了无数崇拜者。不仅自邓小平以来的历任中国领导人都视他为益友良师,就连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家中亦不乏他的粉丝。理查德·尼克松曾在一本回忆录中将李光耀称为“小国中的大人物”,是这艘船本身的容量限制船长获取更加辉煌的成就。“在其他时期和其他地方,他很可能会获得像丘吉尔、迪斯雷利或者格莱斯顿那样的世界地位”。李光耀的老朋友和老对手、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蒂尔非常同意这种看法,他曾私下对同事说,“李光耀比新加坡来得有影响力。对李光耀来说,新加坡太小,不足以让他发挥‘巨大’的才华。”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创始院长格雷厄姆·埃里森有一次对媒体说,“我愿意把李光耀比作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或富兰克林·罗斯福。”
从不把西方民主制度放眼里
但李光耀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的许多言论和行为令许多生活在20世纪、受过现代启蒙的人们感到不快,甚至恐惧。
一方面,李光耀是一个正派、睿智且与时俱进的人。他在2013年出版的《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一书中写道:“我们要想给后世留下积极的影响,不是通过抓住权力不放,而是通过权力交接方式……如果当权者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视为个人特权,他们必然会中饱私囊、提拔家人、偏袒朋友,这样就侵蚀了现代国家的基本结构,就像支撑一座房屋的大梁遭到了白蚁的侵蚀一样。”这使得他对法治深信不疑,这不仅表现在新加坡的严刑峻法上,事实上,李光耀坚决支持司法独立,反对政府随意解释法律,利用法律为自己服务。
但在另一方面,他从来不会把西方的民主制度放在眼里。这让新加坡的治国效率和廉洁执政备受赞誉的同时,也经常遭到人权组织乃至西方国家政府的指责。
在他漫长的政治生涯中,李光耀冷酷地排挤政敌,对西方的批评置之不理,牢牢掌握着政权。但他不认为自己的这些做法有什么错,他甚至毫不讳言自己是16世纪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的信奉者。“在受人爱戴和令人畏惧这两者之间,我始终认为马基雅维利的思想是对的。如果谁都不怕你,那就毫无意义了。”
李光耀曾说过,自己的执政风格是“我们来决定什么是对的,别理会民众的看法”。因此,他并不在乎民调结果和民众支持率,“太在意民众支持率的领导人是软弱无能的领导人。”他还自豪地表达过这样的意思,新加坡在一个不稳定地区的成功发展表明,西方式的民主并不适合于所有国家。“你可以说我是功利主义者。我只对可以行得通的有兴趣。”
为此,作为一个从小被当作“小英国人”培养的华人精英,李光耀不遗余力地倡导“亚洲价值观”,以抵御那些他认为腐朽、堕落的西方生活方式。他被外界视为能够代表亚洲的一位重要发言人,他自己也很乐意充当这个角色。
实用主义外交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儒家价值观”的20世纪宣传者,在外交方面却竭力主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介入东亚,以制衡和抵消中国崛起带来的“威胁”。在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不久,李光耀访问华盛顿,称美国必须制衡中国,否则就会失去在太平洋地区的领导力,甚至失去其在世界范围的领导地位。
不仅如此,为了达到制衡中国的目的,李光耀还积极拉拢印度。在他的外交哲学中,平衡是第一位的——只要大国力量保持均势,不打起来,小国就有饭吃。半个世纪以来,他富有远见地推动地区力量的平衡,使得过去的苏联和现在的中国难以控制整个地区。而在预见到中国将会无可避免地成为亚洲乃至全球最大经济体之后,他又以自己的影响力穿针引线,努力劝说中美两国和平共享21世纪。在这种态势下,小小的新加坡得以左右逢源,既从中国的经济崛起中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又保持了国家的生存和自主。除此之外,他还谨慎地处理好与马来西亚、印尼等邻国的关系。这充分体现了他的实用主义精神。
但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可能恰恰是因为这样的缘故,李光耀反而与世界上许多重要大国的领袖结成了相互信赖的个人关系。他并不期待以个人魅力或者短期“礼包”来打动别国领袖,而是力争自己在见解和行动上对他们有用,成为他们可持之以恒信赖的“诤友”。凭借自己的不卑不亢和犀利智慧,李光耀和印尼的苏哈托、马来西亚的马哈蒂尔以及美国历届总统建立了特殊的私人友谊。从林登·B·约翰逊到巴拉克·奥巴马,以及西德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等诸多欧洲领导人,都曾向他寻求建议。
在私生活方面,李光耀秉持着极好的个人道德。他是个高度自律的东方丈夫,一生从未有过任何绯闻,令人信服地践行了重视家庭胜过个人的东方价值观。2010年10月李光耀的夫人柯玉芝去世时,人们少有地看到了这位政治强人脆弱的一面。但仅仅几个月后,他又恢复了往日的常态。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