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表演得精彩,学生听得无精打采,这样的语文课堂是失败的。语文课堂的精彩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能不能很好的互动交流,而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上所提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其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 一.提问题要讲究策略,少而精 要求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抓住知识的关键和本质,提问的时候不要拐弯抹角,不重复提问题,最好是直击问题中心,简洁明了又不失知识性。就比如在《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中,当教师要求学生概述课文情节的时候,“小说围绕梦想写了些什么东西?”就绕了一个大弯,这会让学生一头雾水。最好的提问方式就是直接,“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如果学生答不上来,教师再加以引导。因此,课堂所设的问题要做到少而精,不重复不绕弯,既点到关键和重点,又让学生明白回答的方向和方式,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提问要抓住重点,精确合理 课堂提问必须要服从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脱离了这个,那么可以说课堂提问的设置是失败的。如《一个人的遭遇》这一篇课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小说的主题”“领会作品的精神实质”等,那么在问题设置的时候就可以围绕这些展开,这样提问才不至于很突兀以致学生一脸茫然。提问时要尽可能采用多种提问方式,“是什么”“为什么”等提问方式太多会使学生产生听觉疲劳甚至产生厌烦之感,兴趣就大打折扣。提问的语言表述要清晰、具体、易懂,又不失趣味性,这样能够使学生抓住回答的重点,集中注意力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起来。 三.提问要“因材施问”,面向全体 教师所设的问题应有难易之分,针对不同学生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不同。这样使得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潜能,加上教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问也要讲究技巧,“如果我是文中的人物,我应该会……”或者“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方式”等等,通过这些情节设置,将开小差的学生拉回课堂,适当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这样的课堂才不会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也能从中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才能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在互动中掌握课文重点的目的。
四.抓住重点,设置疑难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