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感官参与学习法通俗地说就是指学习者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从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她区别于传统的一言堂课堂教学中学习者只能被动地听和记的单一感官或极少数感官参与的学习状况。她可以广泛地运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且效果显而易见。 一.多感官参与学习法让学习变得轻松、高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的四大属性中,强调最多的是学生的活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现在的大多数课堂中,我们看到很多的还是一支粉笔、一本书和一份课件。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学生依然被动地听,间或偶尔少数成绩好一些的同学被指名回答几个老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老师认真地讲解、学生木无表情,课堂低效。渐渐的老师觉得课越来越难上,学生愈来愈难管。 不同的人对学习有不同的偏好。有些人主要是视觉学习者,喜欢看照片或图画;有些人是听觉学习者,喜欢听;有些人是触觉学习者,通过触觉会学得更好;有些人是动觉学习者,通过移动身体或其它动作会学得更好;有些人偏重于印刷文字,通过读书会轻而易举地学会东西…… 应该首先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然后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因材施教。班级授课制让这种教育思想更多地成了一句口号。 笔者听老师执教过文言文名篇《孔雀东南飞》,这是一篇篇幅很长的文言文。如何让学生读懂课文,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很有挑战性的。出乎意料,老师在说明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读懂本文,能将文章翻译成现代汉语;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各自的形象;探析悲剧出现的原因)后,就在一旁巡视了。只见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寻找合作伙伴了,大家开始读课文、交换资料、讨论交流,活动开了。整个过程中老师更多是评价、提醒。课堂最高潮的部分是关于悲剧出现的原因的争辩,两方俨然成了辩友,各自举证,好不精彩。
课下拉住一位同学询问本节课的收获,学生很兴奋地告诉我:“这节课上得很轻松,记忆也很深刻。”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