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时间:2014-02-28 16:25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 胡连英 点击: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要培养高中生的思考能力和思想深度,首先要在确立中心论点这一环下功夫。因为高考作文的成败,起步就在审题立意。高中生议论文在立意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思想观点肤浅、老旧、片面。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专门做了这方面的教学实践,即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要培养高中生的思考能力和思想深度,首先要在确立中心论点这一环下功夫。因为高考作文的成败,起步就在审题立意。高中生议论文在立意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思想观点肤浅、老旧、片面。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专门做了这方面的教学实践,即运用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其进行立意训练,效果明显。

  一.运用多向思维让观点更新颖更深刻

  多向思维要求从尽可能多的方面来考虑同一问题,即发挥思维的活力,使思维不要局限于一种模式、一个方面。作文课上运用多向思维,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时,要学会对同一问题、同一素材、同一题目、同一体裁的不同处理。

  作文中的多向思维,可分为客体发散和主体发散。

  客体发散是就写作对象而言,对象的特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侧面、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的。比如写以“宽容”为话题的议论文,一般同学都会从“生活需要宽容”“宽容是阳光”等宽容的作用方面去立论。这样立论并没有错,但往往缺乏新意,立意肤浅。如果运用多向思维展开思考,多问几个问题,就会有很多惊喜的发现。

  主体发散是就写作者而言的,作者的能力、素质、修养、经历、认识问题的角度、方法各不相同,面对同一事物、同一题材,各自的感受和认识,也是有差异的。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关系型作文“冷与热”就比较复杂,即使是同一个论题,若从不同层面去解读,那么其关系类型也就会随之变化。我们在面对一个作文论题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发散思维,审慎解读,这样才可能有新颖、深刻的立意。

  二.运用反向思维让观点更新颖更辩证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潘新和说,现在的风向标是:老老实实地顺着命题者给的材料来论证,大多也就得个四五十分,但是,和材料观点“抬杠”,写驳论,那么,就“奔着60分以上甚至满分去的”(福建高考作文满分70分)。现在的高考评卷已经越来越开放,特别欣赏有自己见解的作文。这就要求考生写议论文得“眼睛带刺”。

  那么,怎么和材料观点“抬杠”呢?运用反向思维来阅读分析材料,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反向思维的作文一般说来有两种类型。

  一是就一般的常用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比如对一些名言警句、成语故事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大凡名人名言、警句成语,都有一定的哲理或警策性,日子久了,人们也习以为常了,这就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即对观点或事物产生一种“向来这样”的固定看法。其实,不少名言警句所论的是事物属性的一个方面,或者是就一个角度而言。我们完全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从反面去想一想。如,成语“班门弄斧”,最早出现的雏形是柳宗元的“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意即在鲁班门前操弄斧子,是厚着脸皮。(郢,是另一位古代的操斧能手)讽刺那些不自量力,竟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的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不断发生变化,不少人在生活实践中逐渐意识到,其实,“弄斧必到班门”,这样才有机会获得高人指点,让自己少走弯路。

  另一类型是针对某一文章的某一具体观点,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这种商榷性的文章,针锋相对,旗帜鲜明。

  不久前,我给刚上高二的学生出了一道作文题: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