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镜头的拍摄方式对增强画面的冲击力与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长镜头的拍摄方式具有纪实片的风格,通过这种拍摄方式创作出的电影《白鹿原》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其中这种拍摄方式所组成的镜头语言游离不清是制约影片质量和观众理解、接受的主要问题,这也是影片《白鹿原》在剪辑方面出现弊病的主要原因,同时由长镜头拍摄所导致的这一系列问题也是影片《白鹿原》虽然具有高品质的画面但是仍旧受到观众质疑的主要因素。 四、结语 总之,王全安拍摄的《白鹿原》所描述的一段故事基本忠于原著,通过其独特的拍摄手法,地域文化特色以及乡土气息都表现得十分到位,尤其是影片中通过对陕西方言、秦腔、服饰、牌楼以及宏伟壮阔的麦浪等元素的运用都使影片《白鹿原》所讲述的故事有着扎实的地域文化根基。由于小说原著凭借恢弘的风格、神秘的色彩、起伏的清洁和鲜明的人物而受到了读者广泛的喜爱和追捧,所以观众对《白鹿原》的拍摄保持着较高的期望,虽然影片上映后观众反响褒贬不一,但是这并不能否定王全安通过《白鹿原》所表现出的拍摄才华。 [参考文献] [1]程波.核心冲突的有效叙事——论王全安电影的叙事策略[J].当代电影,2011(12). [2]焦素娥.用智慧的眼睛透视生活的深邃——王全安电影的创作视角与艺术风格[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3]尹丽鸿.王全安导演艺术风格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3.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