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论大正时期日本作家对京剧的接受(3)

时间:2014-02-20 13:00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李莉薇 点击:
著名汉诗人久保天随(18751934)曾用流畅的中文写成《观梅兰芳演(天女散花)》一文赠予梅兰芳:一自司隶赋戏场,菊部南北较短长。殊色昔有王紫稼,绝技今见梅兰芳。声价花旦推第一,蛮靴窄袖结束出。更扮天女矜端

  著名汉诗人久保天随(1875—1934)曾用流畅的中文写成《观梅兰芳演(天女散花)》一文赠予梅兰芳:一自司隶赋戏场,菊部南北较短长。殊色昔有王紫稼,绝技今见梅兰芳。声价花旦推第一,蛮靴窄袖结束出。更扮天女矜端妍,认得世上冰玉质。琉璃碧瓦五色霞。瑞光蒸透七宝花。妆罢晨辞众香国。花奴前导云路赊。霓衣玉佩稳飞步。何来莺声如拍数。一瞬横绝须弥颠。海山苍苍半烟雾。昆耶离城春已过。丈室犹卧病维摩。现身说法挥尘处。诸佛随喜得禅那。曼陀雨下香四散。仿佛净土风日暖。天女合掌又皈依。绿谱红腔歌初断。此曲莫漫供晏嬉。果然六尘可厌离。翻笑元宫天魔舞。并学西僧演谍儿。

  此外,他还在报纸上发表了观看梅剧的评论。《东京朝日新闻》于1919年5月7日刊登了久保天随的评论《梅兰芳的天女散花》:梅兰芳真像传说的那样,是一个美男子,他扮演天女真合适,看上去只能感觉到他是个十八九岁的姑娘,脸庞很秀气,袅娜的姿态当然是他的特点。……他的眼睛价值千两,我觉得他的媚态都是从这里产生的。他的声音有点儿尖,但纯洁而清透。一句话,他真是个天生的合适的男旦。……姿态美,声音美,再加上服装也极美,仅就这些已足能观众赏心悦目。最紧要的是舞蹈,那又是怎样的呢?可以说大体轻妙,精致极了。

  明治、大正时期的现代女诗人与谢野晶子(1878—1942)在观看了梅兰芳的演出后,怀着喜悦的心情写了两首现代诗赠给梅兰芳。

  赠梅兰芳歌

  我是何等的欢欣啊!

  梅兰芳!

  今夜,整个世界,

  (果真仿如华丽的唐画世界。)

  映照出石竹桃那赤红赤红的色彩。

  啊啊,都是因为你啊,梅兰芳!

  因为你扮演的那美丽的杨妃啊,梅兰芳!

  为爱煎熬的女儿心,

  化成那不可思议的醇酒令整个世界陶醉。

  梅兰芳!

  你也醉了,

  你扮演的杨妃也醉了,

  世界也醉了。

  我也醉了,

  那夜莺般女高音的中国琴弦也醉了。

  我是何等的欢欣雀跃啊,

  梅兰芳!

  太阳和蔷薇

  闭月羞花的蔷薇,

  高力士伴随左右。

  只稍轻轻一抬眼,

  天上白云也失色。

  夏夜月华初上时,

  芸芸众生喃喃语。

  闭目遐想低垂眼,

  终于得见梅兰芳。

  醉态伪打高力士,

  半带嗔来半带娇。

  仿如杨柳抚我肩,

  原来只是玉人簪。

  我们从以上的评论、诗作中已能窥视出梅兰芳的访日京剧演出广受欢迎,可谓盛况空前。何以梅兰芳的京剧艺术首次登陆日本引来各界如此大的反响,就此中日两国诸多的研究已经反复讨论过。就外部环境来说,梅兰芳的首次海外公演在中日媒体的大力宣传、齐如山等“梅党”的精心策划、日本主办方的鼎力支持、中日各界文化名人的热心捧场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不争的事实。没有“近代”这个历史大环境是不能造就梅兰芳的成功的。但是,正如众多学者所论及的,真正叫人折服的,是梅派艺术所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之美。以上所举的几位日本作家也都在各自的作品中着重刻画梅兰芳艺术所展现的声音美、形象美。日本人自幼熟读汉文汉诗,对于汉文汉学从来不陌生,精通中国文化的日本人大有人在。“文本中国”早已是众多的东瀛人士所早已烂熟于心的。但是,梅兰芳的访日京剧公演,给日本人们带去的是不同于以往“文本中国”的,是鲜活的中国文化。他在舞台上向日本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音乐和舞蹈让日本人真实地感受到了中国艺术的优美。并且相近的东方文化审美情趣,也让日本观众比较容易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通过舞台形象,梅兰芳所带出的是全新的艺术形象,通过这个具体的声情并茂、美伦美奂的艺术形象,让日本观众感受到了一种代表中国传统审美的艺术形象。

  前不久,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主动地向世界宣传中国的国家形象,向世界推介中国。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上世纪初梅兰芳的海外公演向外展现中国的艺术形象,无疑也是在向外塑造一个国家的形象。尤其联想到上个世纪初期的中国仍旧是处于风雨如晦、水深火热的年代,能向外塑造一个有代表性的、华美绝伦的中国艺术形象,或许其中的意义早已远远超出艺术本身。梅兰芳所塑造的这个中国艺术形象是经典的、令人难以忘怀的。直到今天,当我们要向国际社会推广“中国形象”时,传统戏曲舞台形象依然是当仁不让的一张“名片”。由此看来,梅兰芳的海外公演不仅仅是普通层面上的文化接触、文化交流,它更具有了塑造国家艺术形象的重大意义。

  结语

  近代日本作家笔下记录的中国戏曲,呈现了日本学人的“文化体验”特征。正如日本作家河东碧梧桐所说,“对于中国、对于中国人,作为日本人我们有许多理由必须要了解中国。而直接的见闻,亲身的感受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可见,对日本作家来说,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人是他们来华的最大目的。当时大行其道的演剧,恰恰也是他们所要认识的中国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通过各自的亲身经历,亲身感受,去认识中国的艺术,捕捉京剧作为一种也可以演出的声音之美、动作之美,并深深被其吸引。虽然戏剧的语言未必全然明白,但也能通过声音、动作感受中国戏曲的美妙。欣赏戏剧是大大区别于其他的艺术手段的,每个演员的表演都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所以就显得尤其珍贵,这也是戏曲的独具魅力之处。

  由于亲身来到中国,日本作家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对中国戏曲的认识早已不仅仅停留在戏曲艺术层面的认识,他们所看到的、所思考到的还有戏曲艺术背后的社会时代、文化差异等问题。特别是京戏改良的问题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兴趣,发表了不少见解。众多作家笔下的梅兰芳艺术代表了当时京剧艺术的最高水平,而梅兰芳的访日演出不仅为日本人欣赏中国戏曲之美提供了一次绝好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戏剧形象向外传递了一个能代表中国的、美好的艺术形象。

  这样,日本近代作家笔下所书写的京剧,代表了20世纪早期日本社会对京剧艺术的初步接受,同时也反映出京剧走向海外的一个侧面。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