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职业教育要加快补上产业文化育人这一课(2)

时间:2014-02-20 11:56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张祺午 刘海 点击:
我们注意到,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更多地借鉴了多元智能理论、情境学习理论、能力本位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理论与方法,而从产业文化和价值观教育层面的思考比较少,对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中所强调的工

  我们注意到,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更多地借鉴了多元智能理论、情境学习理论、能力本位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理论与方法,而从产业文化和价值观教育层面的思考比较少,对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中所强调的工作价值观、工作规范、职业道德等有所忽略。多数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大纲的培养规格中,对岗位能力要求往往条目多且描述具体,而产业文化素质条目却比较少且描述笼统。许多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内容中,相应职业价值观、服务质量、责任安全、节能环保和行业法规等产业文化内容较为单薄,与专业相关的行业文化,如行业发展概况、代表性企业文化等内容较为少见。

  余祖光指出,我国工人与发达国家工人的差距,除工艺技能外,更多表现在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上。他强调,目前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很多行业员工中占比已经超过一半,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知识和技能水平,决定着我国产业大军的整体水平。但是来自企业的调查显示,在职业素养、知识和技能三个方面评价中,职校毕业生职业素养评价值偏低,相关数据证明企业在企业文化认同方面对于在岗人员的要求达到80%,而职业院校毕业生相对的满意率不足40%,差距很大。

  余祖光强调,职业教育必须引入产业文化教育,对学生增强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岗位的稳定性。改变学生只会岗位技能,而对于生产服务流程知之甚少,现场工作适应周期长的情况。通过产业文化素养教育,使学生减少就业后由于不同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带来的心理冲突与文化冲突,实现体面劳动和有尊严地生活。

  产业文化育人的路径与保障

  事实上,在职业教育开展产业文化育人具有先天优势。职业教育采取学校教育为主的教学形式,同时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来自学校的教育文化与来自行业企业的产业文化在合作中互动、融合共同育人符合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

  余祖光指出,产业文化育人是职业教育的重大命题,关键要做好顶层设计。他强调,产业文化育人既要遵循教育规律,也要遵循职业活动的规律,要实现全过程育人,这涉及到学生专业社会化中的文化变革,涉及教师再社会化的文化变革,也涉及校企组织间的文化互动和学校自身的文化变革。

  综合相关研究成果,余祖光提出,职业教育要注重在四大领域实施产业文化育人。

  一是普通文化课中的产业文化育人。职业教育的普通文化课肩负思想品德教育、科技文化基础教育以及专业引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功能,有必要整合相关内容以提高其行业、专业的相关性。要研究开发产业文化和工作价值观教育教材并列入选修课,以开拓学生职业视野,促进学生从学习世界向工作世界过渡。要研究开发分专业领域的职业道德教材,贴近行业文化,突出专业特色。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开发分专业类别,具有产业文化特色的教材,结合专业并与企业合作进行生涯规划。注重在普通文化基础课程中渗透产业文化要素。

  二是专业课程中的产业文化育人。专业课程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既是专业教育内容的载体,也是产业文化的载体。在专业教学标准制定中,德国的制造业专业,英国的服务类专业对于行业文化和职业价值观都有单独的、全面的、贴近专业的具体表述,同时在课程标准、教学单元标准学习目标和学习结果中都有可操作、可考核的条目。要借鉴国际经验,在校企合作中,实现双方共同开发教材,突出产业文化特色。

  三是实习实训中的产业文化育人。实习实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育人环节,也是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产业文化、提升职业素养不可替代的途径,学生进入或模拟或真实的工作现场将体验和经历真正的工作氛围,感受工作文化,因此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教学、实训管理等环节都要融入产业文化育人的内容、方式并严格考核效果。要构建符合现代产业要求的行为制度文化,要注重解决学生在实习实训中遇到的文化冲突,形成严格的管理制度、严谨的工作规范、严肃的工作态度、高效率的工作作风。

  四是校园文化中的产业文化育人。校园是学校精神和文化基因复制而再生的环境。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也要体现与产业文化的融合,要通过整体规划,增强校园文化中的产业文化特色,同时要注意处理好校园文化中教育文化与产业文化的平衡。要展示校园环境的产业文化特色,突出师生行为的产业文化特色,彰显课外活动的产业文化特色。

  他同时强调,实现产业文化育人还需要职业院校做好两方面机制的构建。一是建立起教师产业文化素养的提升机制,通过创造企业实践机会、制定激励措施等方法让教师率先提升自身产业文化素养。二是建立起校企文化融合的促进机制。学校属于社会事业组织,企业属于经济组织,校企两类不同组织的合作需要注意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同时,不能忽视文化因素;平衡利益、化解冲突不能忽视文化互动;制度建设不能忽视合作文化的构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产业文化育人联盟成立

  2013年10月25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产业文化育人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占山、副会长余祖光,中华职教社代表冯大军,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社长陈建华,中国机械工程协会模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天正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小岩,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苏志刚、常务副院长张慧波等出席了会议。

  在成立大会上,通过了联盟工作办法和第一届理事单位和理事成员名单。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科研工作委员会主任余祖光研究员为联盟荣誉理事长,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苏志刚为理事长。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商业学校、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等全国各地区27家中、高职院校为联盟理事单位。

  联盟是全国职业院校开展产业文化育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交流协作的非营利性、非法人群众团体,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联盟以“整合各方资源,构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组成的产业文化育人工作交流平台,探索职业教育产业文化育人的途径与方法,推广院校产业文化育人优秀成果,创新院校产业文化育人机制,推进全国职业院校产业文化育人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积极开展产业文化育人工作经验交流与各类项目协作活动,宣传和推广产业文化育人成果,为职业院校、地方政府提供咨询和建议等工作。

  在成立大会上还举办了题为“产业文化育人”的学术论坛。余祖光研究员以“职业教育产业文化育人理论与实践”为题做了学术报告。8所中、高职院校理事代表介绍了各自院校开展产业文化育人的相关经验。

  会后,参会人员参观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海天学院、区校共建的图书馆、数字科技园、区人力资源服务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就学院“院园融合”育人模式进行了深入交流。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