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职业教育要加快补上产业文化育人这一课

时间:2014-02-20 11:56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张祺午 刘海 点击:
一面是分别高达95%以上和80%以上的中高职就业率,另一面是企业对中高职毕业生不足40%的职业素养满意率,中国企业对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人才可谓爱恨交加。而这与我国职业教育长期与行业疏离,学校教育忽略行业文化资源,毕业生技能水平高可职业素养低有着直接


  一面是分别高达95%以上和80%以上的中高职就业率,另一面是企业对中高职毕业生不足40%的职业素养满意率,中国企业对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人才可谓爱恨交加。而这与我国职业教育长期与行业疏离,学校教育忽略行业文化资源,毕业生技能水平高可职业素养低有着直接关系。当前,职业教育正在从只注重为劳动力市场提供技能,转型到关注受教育者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改革职业教育方法,让职校生从“工具人”变成全面发展的人?将产业文化融入育人过程,树立职业院校学生正确的工作价值观被认为是一项可行的措施。

  2010年,教育部提出职业教育要实现文化三进,即“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同年,“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验”立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在全国270多所职业院校、300多家行业企业以及9个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开展产业文化育人实践。2013年10月25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产业文化育人联盟正式成立,27家社团组织、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成为首批成员。种种迹象表明,在各方的共同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正在努力补上产业文化育人这一课。

  优秀产业文化需要人传承

  提起时装,很多女性的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出香奈儿的名字;说到快餐,肯德基绝对是多数人的首选;谈及购车,传统的人必谈德国车的品质,精细的人则不忘日本车的实用。

  当今社会,物质极大丰富,消费者选择一种产品,看中的是服装的款式、面料?食品的营养、口感?汽车的安全、环保?是又不是!其实,消费者选择某种产品的真正动机是要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而不仅仅是产品的物理功能。因此,产品的核心价值就是能表达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并达成互动认同。而这种核心价值的形成依赖于产品品牌背后的产业文化。

  何谓优秀的现代产业文化,有学者认为其必须囊括五个要素:要有魂,即精神文化,表现为工作价值观;要有形,即物质文化,体现为代表性的物化载体;要有序,即制度文化;要有根,即文化的历史沉淀;另外,还要有主体,即传承创新文化的人。

  生产领域的文化离不开人的活动方式和生产方式。肯德基全球推广的“CHAMPS”(冠军计划)是该企业的核心文化和发展战略,其内容为:C(Cleanliness)——保持美观整洁的餐厅;H(Hospitality)——提供真诚友善的接待;A(Accuracy)——确保准确无误的供应;M(Maintenance)——维持优良的设备;P(ProductQuality)——坚持高质量的产品;S(Speed)——快速迅捷的服务。不难看出,这一文化的形成完全是围绕员工的行为来实现的。

  可见,优秀的产业文化离不开认同并将这一文化内化为自身行为的企业员工,而实现这种认同则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

  那么产业文化在我国教育领域的融入情况如何呢?“由于我国工业化历史相对较短,以及农耕文化的长期影响,整个社会的产业文化与飞速发展的产业体系相比显得严重滞后,尤其是在各级各类教育中都缺少产业文化融入的基础和环境。”“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验”课题负责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余祖光指出,这造成了两方面严重后果,一方面体现在青年学生从学校进入企业后,虽能顺利实现就业,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群体难以融入企业文化,造成精神失落,行为失范;另一方面表现在,由于缺乏文化认同与责任心,导致企业严重的产品质量事故,乃至商业诚信缺失。他强调,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却一再出现食品安全、建筑质量问题等工业化初期的错误,表明我国精神文化的工业化严重滞后,加速工业化进程,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发挥产业文化的先导作用。

  职业教育产业文化育人待破题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其与产业发展结合紧密。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围绕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国外经验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其中虽然也渗透了产业文化内容,但由于重视程度不足等原因,产业文化育人的效果并不理想。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