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观察水》这一课时,教师平时所采用的基本上都是“看、闻、尝→得出结论”。其实我们可以改变以往的这一套:放手让学生去研究,想研究什么,小组就去研究什么。通过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水、牛奶、蜂蜜、酱油、泡沫、尺子等让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认识水的基本性质”进行自主研究。活动中学生非常积极,各种想法层出不穷,也讨论得非常激烈,教师只要对小组个别指导即可。 四、延伸学生探究空间,拓宽学生探究领域 新课标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其实科学课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去探究。如学习植物时,植物的根、茎、叶的生长情况,种子的发芽,植物的繁殖,各种植物的认识;学习动物时,一些常见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生活的环境都是学生感兴趣,并可在课外进行探究的。如在教学“蚕的变化、种子的萌芽”等有关生物学的科学内容时,教师应在不同的课时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在课外进行观察和实验,做好有关记录,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探索研究其中的规律。 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也能让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的科学视野得到了开阔,动手的技能也得到了提高。通过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可以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把科学课堂的空间拓宽了,由学校课堂走向了社会,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也让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我们所说的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让学生“放羊”,教师的指导也不是“独角戏”,而是科学教师在科学课堂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巧“扶”妙“放”,通过为学生搭建平台,使学生的探究更有效,让学生在科学的天空中飞得更高!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