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说明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探究就是我们的生命。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缺乏,动手能力也不强,因而探究的能力也弱,对教师有极大的依赖。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我觉得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教师应进行必要指导,“扶”“放”结合,巧“扶”妙“放”,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探究落到实处。 那我们该如何巧“扶”妙“放”,指导小学生有效探究呢? 一、联系生活,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小学生好想、好动,充满了好奇心,也喜欢去探究,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兴趣。学习的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就会越感兴趣。科学来源于生活,多彩的自然界带给学生无限的吸引力。我们要教会学生用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用大脑来思考提出的问题,用双手来操作活动的内容,用语言来表达讨论的结果。 比如我在教学《溶解》一课时提出一个问题:“老师回家后口渴,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老师快点喝到美味的果珍呢?”对于学生来说,果珍是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也经常会去泡果珍。当学生听到可以帮老师的忙时,纷纷献计献策。“我妈妈先用热水把果珍泡开,再加入凉开水。”“老师,你还可以不断地搅拌,这样就化得快。”……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学生会感觉科学就在他们身边,和他们非常的亲近。这样的导入无疑会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