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金融市场自由化的教训 金融市场自由化在促进金融国际化的同时,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例如,利率自由化降低了抵御风险的能力、业务范围扩大使表外风险增强等。我国的邻国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严重的“泡沫”经济,产生了大量的不良贷款,日本金融业耗费了了相当长的时间来清偿“泡沫”经济中的不良贷款问题。此时日本的商业银行职能已发生变化,从原先的套利转向后来的对冲不良贷款,但是银行面对这种情况的业务模式调整却显得非常缓慢。 日本虽然在经济发达程度上很高,却依然遭受到金融市场自由化带来的困扰,而这种情况对于抗风险能力弱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一个致命的危机,因此在1982年、1994年、1997年分别爆发了拉美国际债务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亚洲金融危机。虽然,不同的危机有各自的原因,但是都在金融市场自由化的背景下发生了,所以发展中国家要严防此类危机的爆发,防止本国出现“泡沫”经济。 (二)国外金融市场自由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自2008年以来,我国从整体上成功地抵御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国内的金融市场结构并没有受到颇为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也为我国走出经济低谷制定了战略性财政和货币政策,注入了充足的资金[4]。 目前,我国主要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的积累都得到了改善。这些国有以及股份制银行正积极地提升自身资产深度,以盈利为根本目标,积极参加国际金融市场结构建设,逐渐提升其在全球金融市场上品牌形象和影响力。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道路仍然很漫长,政府要通过旧有的金融市场管理模式来控制大量资金的流向分配越发困难。我国政府对于银企运营的行政干预和指导无法达到以前的效果。 此外,中国各类金融机构还应该主动适应中国金融市场结构日渐全球化的趋势。我国要求各类金融机构支持本国的各类企业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同时,还应鼓励金融机构在金融衍生品领域进行试验性的操作,比如人民币的境外结算业务等,我国金融市场的自由化需要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和支持,从而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结构优化配置,使金融市场中的各类市场组成部分之间形成相互适应、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过程,使各类金融市场能够反映金融市场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中国金融市场结构改革的展望 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未完全实现,还需要进一步地在必要的金融监管下充分实现金融市场自由化。根据国家金融改革的政策方针,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的进一步改革需要特别关注以下方面: (一)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组织体系 我国金融市场的需要高效率、充满活力、良性竞争的组织体系。实现这种组织体系,一是积极促进我国国有金融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通过金融企业的资本比例的改革实现金融企业的现代化。二是发展并监管适合资本市场良性竞争需要的证券金融机构和投资银行体系。三是稳定发展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适合中小企业、私营经济发展需要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中小金融机构。四是充分调动以保险、信托公司为主的保障类金融市场结构优化的积极性,并进一步开拓资信评级公司等信息咨询服务类金融机构。五是以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股份制改革为重心,规范发展适合农村金融市场特点的金融组织,加强对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5]。 (二)进一步提高对金融市场的调控与监管,维护金融安全与金融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调控与监管不断提高,但与经济金融业高速发展的需要相比略显不足。在2006年12月我国加入WTO五年过渡期结束后,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我国所面对的国际环境将更为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严格维护金融安全与金融市场稳定,一是健全、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构建安全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从而更加适应金融市场开放情况下的宏观调控需求[6]。二是完善金融市场监管机制,规范金融市场各结构的行为,形成完备的金融风险规避与化解机制。三是完善我国各类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加强风险管理与经营审核,促进金融市场环境建设,提升金融企业的资产水平与盈利能力。四是保证国库拥有完备的外汇储备,进一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增强抵御外部金融风险的能力,加深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
(三)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