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税收、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优良的税收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促进经济健康有序的增长。分析税收制度与经济增长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去考虑,特别是税收的配置和收入分配职能因素等,这样才能在一个体系内全面的分析税收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主要从税收制度调节贫富差距方面去研究税收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税收制度收入分配经济增长 在经济学范畴里,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到收入分配不均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从而经济学家们日益关注改善收入水平差距的方法。同时,在分析税收制度与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应该更多的考虑到税收收入分配职能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本文认为,税收制度、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是一个相互协调的整体,相互之间积极影响,共同发展,这样才能使整个社会经济进入良性发展状态。本文旨在找出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均衡的税收政策,从而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原因 (一)税制结构 根据新古典经济理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资本增长率、劳动增长率、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份额以及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等。在我国的现行税收制度中,虽然国家强调目前是以商品税和所得税双主体税为主,但是主要还是以间接税(商品税)为主,直接税(所得税)在税收收入中的比例依然很小,不能发挥其公平作用。 根据表1所示,从2005年到2010年,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占税收收入总体比重不到30%,两项比重都比不上国内增值税一项,国内增值税比重一直保持在30%左右,特别是2005年,后面几年有所降低。加上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和营业税等税种收入,我国间接税比重达到60%左右,高于很多OECD国家的间接税占税收收入比重。表2列示了我国2010年税制结构大体情况,可知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在税收收入中占到了60%以上,而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只占到了20%,相比发达国家相关所得税收入少了一大截。 凯恩斯理论认为,税收对国民收入有负的乘数效应,即一定量的税收收入会引致数倍于税收收入的国民收入的减少,故在国家需要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时使用。间接税体现在收入的初次分配上,税收收入的多少与效率没有必然联系。直接税作为税收收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收入再分配的重要调节机制,收入分配情况必然会影响到经济增长情况。以GDP衡量的经济发展状况,GDP主要由投资和消费构成,收入分配情况必然会影响到消费情况,因为消费取决于国民可支配收入,所以在分析经济增长时,必然要考虑收入分配。 (二)我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不利于经济增长
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共同构成社会总需求。根据凯恩斯需求不足理论,社会总就业量取决于社会总需求,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造成的。由于总需求不足,商品滞销;存货充实,引起生产缩减;解雇工人,造成失业。当就业增加时,收入也增加。社会实际收入增加时,消费也增加。总需求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两者组成。因此,要有足够的需求来支持就业的增长,就必须增加真实投资来填补收入与其所决定的消费需求之间的差额。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